今年1月8日,工作人员正在张乐平故居内清点、整理家属捐赠的张乐平遗物。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许旸
翘鼻、嘬嘴、额上飘着3根头发——1935年7月28日,张乐平创作的首幅三毛漫画亮相上海《图画晨报》,从此三毛陪伴了几代中国人成长,80年来热度不减。昨天,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纪念三毛漫画形象诞生80周年”座谈会上,张乐平之子张慰军透露,位于上海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故居,将于11月10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那天恰逢父亲105周年诞辰日。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众多美术家、评论家认为,三毛堪称张乐平最为人熟知的艺术形象,张乐平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与平民情怀,更亟需全面系统的研究和传承。
力保原貌,故居陈列私人藏品
张慰军告诉记者,父亲在位于五原路小弄堂的独立式花园住宅,生活居住了42年。在此期间张乐平绘制大量美术作品,其中《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等一批“三毛复出”之作便诞生于此。目前张乐平故居正处于整修状态,由于房屋已有60多年历史,不少设施设备老旧或损坏,如书房地板略倾斜、墙壁剥落、门窗破损等,大多正在加固或修复中。
据介绍,该住宅二楼是张乐平的书房,陈旧的书桌上摆放着他使用过的笔墨纸砚,书橱里陈列了张乐平各个时期的漫画集版本以及生前所藏图书,墙上还挂着张乐平的遗像。
1992年张乐平去世后,其子女居住条件并不宽敞,但他们没有将父亲的书房改作它用,尽量保留着原有面貌。故居里还陈列了张乐平生前的部分收藏品,包括明成化青花瓷笔筒、清代《吴友如画宝全集》等。一楼则计划打造成小型展览室,选取张乐平的代表画作及生平介绍等资料。张乐平故居将尝试探索多层面展示与开发,力争使“三毛之父”的精神内核传播得更为深远,让参观者能够充分了解这位画家的创作脉络及艺术风格。
三毛的幽默感不逊于海外经典漫画形象
如果说,有形的故居及画作,让张乐平的创作心路变得可触可感,那么,他对艺术的精诚追求更是留给后辈的无形精神财富。
座谈会上,著名国画家戴敦邦仍感佩于张乐平“全面扎实的基本功”。他以《三毛从军记》为例,“仔细看漫画中三毛的帽子,在不同场景里都会呈现细微的差别,甚至连脚趾头都有‘戏份’,活灵活现”。他曾看见张乐平经常重复地画同样的画稿,画得不自然重画一张,画得不准确又画一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事实上,除了漫画,张乐平在年画、速写、素描、水彩、剪纸等领域都造诣颇深,这无疑令他的艺术创作愈发饱满立体、互为滋养。
曾自编自导电影《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建亚说,近些年流行的艺术形象不少,但像三毛这样能被读者视为家人、友邻的,则实属罕见。“三毛的性格可爱、善良、顽皮,也有缺点,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将他的一部分附着在自己身上。这种幽默感绝不逊于国际上的经典漫画形象。更难得可贵的是,包括三毛在内,张乐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流浪儿童和被压迫者的生存状况,散发着人性光辉。”
几十年来,三毛系列连环画走出国门,法、英、韩等多语种版本陆续出版。今年2月,在被誉为顶级漫画节的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法文版《三毛流浪记》摘得文化遗产奖,这也肯定了这部作品在世界漫画史上的重要意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