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手工艺培训现场。(上大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日前在沪开班,近160名刺绣、编织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及资深爱好者,将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充电”近1个月。而培训班推出的课程既有美术设计理论、工艺造型案例分析,也有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开拓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印记,非遗更代表了民间的生活方式,其中,传统手工艺是群众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非遗门类。但是,有些传统手工艺项目往往面临“藏在深闺、囿于一地”的传播不力困境。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相当一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营销意识不足,市场上缺少有民族特色的知名非遗手工艺品牌,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传统手工艺应更广泛融入当代生活
来自四川阿坝的80后学员张一,家族中出了3位羌绣非遗传承人。几年前,她就在琢磨这些色彩艳丽的羌绣手工艺品怎么才能让更多人接受并喜欢。但是,地方非遗要走出“大山”谈何容易。张一发现,家人制作的香包、手帕、鞋垫、枕巾等羌绣手工艺品大多只是进入了地摊,成为大同小异的旅游纪念品。有没有办法提高这些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含量、使其更广泛地融入当代生活?去年,张一成立工作室,希望改变少数民族刺绣工艺品在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
“但是,具体怎么推广、品牌如何包装、谈判怎么谈,这些我都是模模糊糊的。”张一渴望专业的系统性培训,补上非遗后续转化这一课。她这次特意报名参加了传承人群培训班。在高校学者、非遗研究专家、行业高手的辅导下,张一开始将自己定位为家族羌绣品牌经理人的角色。昨天,恰巧培训班传授了关于品牌营销的课程。“课堂上关于中医世家转型的案例让我特别受启发。”
的确,传承思路的转变,不仅会提高传统手工艺品的含金量,也会增强传承人群的文化自信。来自云南的22岁学员杨钦龄,刚刚大学毕业,在众多就业选项里,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和几位朋友在大理创业成立起彝族刺绣品牌,并积极洽谈合作渠道。她跟当地大多数孩子一样,五六岁时就跟着长辈学刺绣,等她长大求学后,她发现当地大部分绣娘都跑去外地打工了,手艺渐渐生疏了。“如果一门手艺不能养活自己,谈何持续发扬光大?”于是,杨钦龄这次专门来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希望全面吸收有关非遗的知识、技能。
扩大非遗产品市场认知度
此次参加培训的非遗传承人群除了传承人以外,还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马盛德认为,要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传统手工艺既需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也要改良制作、注入现代气息,因此,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上来。此次培训班通过委托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展开大面积培训,就是希望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传承水平,进而提高传统手工艺的品质,扩大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
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培训班学员中,有位上海持证街头艺人李雄刚,他的拿手好戏是特色浮雕画。看似普通的易拉罐,在他的巧手编织下,化身一件银光闪闪的外滩设计主题浮雕作品。他把兴趣爱好逐渐发展成专业设计作品,诸多上海元素融入其中,绿波廊的飞檐翘角、九曲桥的百转千回,都在一片片易拉罐拼接中呈现出丰满立体感。上了培训班后,他不再满足于仅仅构思出一幅图案,而是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学习。“以前我有些原创图案被一些商家偷偷抄了去,量产成商品,我也没有介意。现在我觉得应该以法律法规为武器,自觉维权,这既是保护自己的劳作,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利于非遗的进一步传承和开发。”
有相似的想法的,不止李雄刚。在上大美术学院培训的学员熊国瑞,是海派麦秆画的代表人物。麦秆画和剪纸、布贴一样,是纯手工艺剪贴艺术,原料是自然界中麦子的茎秆,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创作,制作工序复杂。熊国瑞告诉记者,他醉心麦秆画创作几十年,最开始是一个人“单打独斗、闷头苦干”,但最近几年,他不甘心民间艺术只是“沉默独处”。通过此次在培训班的课堂上与老师、同行们的交流,他希望为海派麦秆画拓宽出新的发展之路,并使之能够进入更多的艺术品市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