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曹植,大家能想到的要么就是七步成诗,要么就是三国杀。曹植作为“三曹”之一,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比如《白马篇》、《洛神赋》,那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曹植还有另外一段文字,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在历史研究上具备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两当铠(又叫两档铠、两档甲)”,便典出此文。
众所周知,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古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威严和宽厚,一般会时不时的赏赐给臣下或子侄一些物品,其中武器铠甲这些武备用品,也是赏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虽然没当皇帝,但是这个皇帝的习惯他却早尝试过了。
曹操死后,曹植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先帝赐臣铠表》来记录这件事,这篇文章大部已经散失不存,只留下了一段话,原文为“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已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
这里面出现了一种铠甲,名为两当铠,这个两当铠是个啥东西呢?
不知道,因为曹植他也没留下来实物让你看。
不过,大家可以望文生义,猜上一猜。
▲故宫北魏两档甲陶俑
所谓“两当”,在《释名.释衣服》中有所解释,书中说,“两档,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也。也就是说,两档是一种衣服的形制,这种衣服由两片组成,一片挡住胸口,一片挡住背。
那啥衣服是由由两片组成,一片挡住胸口,一片挡住背呢?
不用迷茫,把目光投向你的衣柜,这东西你也有,现代人管他叫——背心。
魏晋时期,军队穿着的甲就是铁甲或者皮甲,铠甲的这个铠字,就专指的铁甲。
也就是说,所谓两当铠,实际上就是个铁甲背心,然后他的结构是前后两片组成的,铁甲背心这种东西早在汉朝就有了,不少汉代墓葬,如南越王墓,便出土过汉代的铁甲背心。
▲南越王墓甲
辽宁北票喇嘛洞出土过一件东晋时期十六国的铁甲背心,是典型的魏晋时期两档甲,该墓还出土过一件人、马齐全的甲骑具装,其中的骑兵甲的身甲也是两档甲形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死了之后,经常会陪葬大量的陶俑,其中就包括士兵形象的陶俑,这些俑对于现代的甲胄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当时的铠甲实物是没多少能留存到现在的,大家搞研究,主要也就是靠陶俑了。
▲北魏两档甲样式常服陶俑
国内出土了大量北朝时期身穿两档甲的陶俑,北魏、北齐、北周都有,数不胜数,各地博物馆都有展示。但是南朝的就没了,这个比较遗憾,现存的陶俑基本都是北朝产物,关于南朝武备的资料少之又少。南朝人爱不爱穿两档甲,这个就不好说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队爱穿两档甲,有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当时打仗打的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没钱装备更复杂的甲胄了!
▲徐州博物馆两档甲陶俑
从董卓进京开始,到隋朝攻灭南陈为止,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统一之外,中国分裂了三百多年,这三百多年都在不停的打仗,按官方说法就是,那对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甲需要铁,需要工匠,那生产力都破坏成这样了,自然也就没多少工夫给普通士兵做甲了,两档甲结构简单又省铁,防护力也马马虎虎,起码最要害的胸背都防护住了,十分适合此时的国情。
在历史上,一种武器或者盔甲如果比较流行的话,一般最终就是派生出或演化成仪仗用品,因为礼仪说白了就是回忆的精华部分的总结,军中的礼仪那就是军队回忆的总结,而曾经流行过的武器装备,无疑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适合作为一个标志物存在,你比如现代解放军的礼仪用枪,便是曾经大规模装备部队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这都是一个道理。
两档甲也是如此,从陶俑来看,北朝时期比较流行一种两档甲样式的武官常服,身穿这种衣服的陶俑往往宽袍大袖,头戴冠冕,一看就不是准备上阵打仗的样子,因此这种服装无疑不是实战用品,从外观上看,其材质很有可能是布或者软皮之类。
上面咱说了,两档甲的好处是便宜,同时防护力还可以,但如果你不缺人工不缺铁,那自然还是防护力更强的铠甲好点,毕竟人命更值钱。
因此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天下一统,生产力的进步,单纯的两档甲便不多见了。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两档甲与两档形制相同也好,还是陶俑上的甲属于两档形制也好,都属于现代人员的一种推测,结合古籍和陶俑来看,这种推测是比较合理的,但推测毕竟是推测,还是不能作为言之凿凿的证据讲的。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