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儿童节,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并不逊色于他们每年的生日。
这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即使孩子们可能不清楚,它的设立源于二战时纳粹对儿童的杀害。在捷克有一个叫“利迪策”的村庄遭到了屠杀,其中88名儿童死于毒气室。
为了纪念这一惨案,悼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孩子们,1949年,苏联莫斯科召开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会议,把每年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利迪策遇难孩子雕塑群
于是,在6月1日这一天,学校都会给14岁以下的儿童放假,大人们也会准备礼物给孩子,就像是一场赎罪。
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有什么呢?可能连一本好书都是奢望。
鲁迅曾在《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文章里说:“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
民国时期的杂志《儿童世界》 一边是新式儿童插画,一边是割股疗亲宣传
此时,距离鲁迅写这篇文章,已经过去将近一百年了。
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书刊译介的同步,儿童和早教市场越演越烈,我们中国的孩子似乎有了很多选择,不用再羡慕“别国”了。
在“文化自信”的心态下,很多家长和学校为了启蒙孩子,更是把目光投在了“国学”身上。这固然没有错,中国古典文化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但是总会有一些“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在培训机构、教育机构、商业媒体的联合推广之下,像《弟子规》《二十四孝》这样早已淘汰的读物再度走红。
学校组织着汉服,齐诵《弟子规》
孩子们一边看着鲁迅口中“都应该灭亡”的卧冰求鲤、郭巨埋儿之类的说教故事,嘴里一边背诵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面对眼前的不公正现象,谨记《弟子规》里的句子“不关己,莫闲管”。
我们不禁会问,这个世界的成年人,究竟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是不是只要服从、听话、孝顺,哪怕自私、懦弱、沉默一点都无所谓?
即使像《检察日报》这样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权威报刊曾提醒——
“按照《弟子规》,就算最终成功,‘圣与贤,可驯致’,也必将是一个全无个性,甚至全无人性之人”,也无济于事。
《检察日报》2015年5月8日第6版 刊登文章:《弟子规》育人还是毁人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有创造力得多,也要有个性得多。
任何成年人只要能够想起自己曾经是孩子,就一定会同意E.B.怀特的这段话:“任何居高临下为孩子们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
在真正的童书作者眼中:“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们地球上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最敏感,且最容易相处的读者。”
在小木屋中写作的E.B.怀特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
不要低估孩子们的理解的能力以及叛逆的能力,他们并不是驯化的工具,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交流,需要的是有趣的故事,而不是强行灌输和道德训诫。
讽刺的是,对于许多人而言,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失去同理心的过程。
这些成年人出于自私和懒惰,催促着这个社会和他们一起结婚、生育,让成千上万个孩子成为和他们一样“全无个性”的大人。
也难怪村上春树会说:“我不能有孩子……我就是没有我父母那一代人的信心,他们认为战后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不养孩子养猫的村上春树
这个世界是否会越来越好?
答案不在任何一位成年人身上,而是在孩子们,这些“未来的主人翁”身上。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