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我们一日三餐手捧香喷喷的米面之时,或许不曾想到,有一群科技英雄在默默地为我们碗中的粮食奋斗着,正是有了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中国能够“藏粮于技”,米面无忧,端牢饭碗……粮食的秘密,他们知道!
2020年五一 · 劳动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斌发表《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
就列举了这样几位农业科技工作者,让我们共同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从不断刷新纪录的亩产到试种耐盐碱海水稻,让大家吃饱又吃好,是袁老一生的追求。
数十年如一日,他和他的团队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如今90高龄,袁老依然行走在田间地头,向新的水稻增产目标冲刺着!
在高寒纬度上种水稻,并不断提高单产,这在世界上都不多见。
有99个种寒地水稻的人就有99个认识他。50多年坚守一线,把技术面对面推广到农户家,
自称“老徐头”的徐一戎,把水稻高产的禁区变成示范区,
昔日北大荒成为真正的“北大仓”,如今粳稻已经成为人们饭碗里常见的粮食
东北大米名满天下、走出国门!稻田高产浪,寒地咏春晖!
他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郭小麦”,也是农民的儿子郭天财,
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从不忘记自己儿时的愿望:“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馍”。
46年初心不改,系统研究河南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先后培育小麦品种28个,在全国8个省份推广。
这位小麦高产的“田保姆”让“中国碗”里盛上了更多“河南粮”!
为应对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他致力于培育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
“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等相继问世和推广,已成为华北地区小麦主推品种。
麦田逐梦半生,只为一粒“一水过千斤”的种子!
曾经的华北平原由于气候原因,农作物每年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
在庄巧生及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不仅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
还达到了两年三作,并且抑制了北方风沙扬尘天气。
这位百岁老人终身挂心华北小麦,始终鼓励年轻一代接过“建设种业强国”的接力棒,
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李振声院士已经89岁,老当益壮的他如今依然在第一线与课题组
参与国家“渤海粮仓”项目,研究黄淮海盐碱地的小麦生产问题。
育成“小偃6号”,他和团队用了三个八年,
他曾说:“如果没有毅力,不可能花24年时间完成这个任务!”
半个多世纪与玉米为伍,程相文谦虚地说,自己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
为农民选育能多打些粮食的玉米种子。
但他干的这件事,却能造福于几代农民
农民送给他的锦旗上写道: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
像文中提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
比如“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农民育种家李登海;
比如被称为“布衣院士”的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
比如保障小麦生产安全的“植物医生”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田间地头春争日、夏争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
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才满满当当。
这些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
是中国农业当之无愧的脊梁,是共和国最美的雨露阳光!
5月30日是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日,
让我们向农业科研战线的劳动者、耕耘者和奋斗者致敬!
大国粮仓因你们而更加充实!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人民日报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孙欣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