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悲欣交集处等你
武汉已安然,樱花烂漫 。海上白玉兰,春意盎然。重庆老母亲,望眼欲穿。
白衣战士,凯旋归来。“武汉再会,上海侬好!”飞机降落机场的那一瞬间。他(她)们用上海话喊出了心底的愿望!终于回家了!人们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第一批回到上海,热泪盈眶
2月4日,雷撼受命担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率领一支55名成员的队伍,携带近30吨医疗防护物资,驰援武汉,一直到3月18日凯旋归来。
“我们实现了医护零感染、患者零召回、病人零死亡的‘三个零’目标。可以说是不辱使命!” 说起这43天的非常战“疫”,上海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原武汉方舱医院副院长、55岁的雷撼悲欣交集,一声感叹,两行热泪。
儿行千里母担忧,他85岁的老母亲在重庆望眼欲穿。雷撼,外表强悍果敢,内里侠骨柔情,他是出生在河北的重庆人。老父亲已经去世了,老母亲年前就脑梗住院,他为了执行此次重任,没敢告诉重庆的老母亲,怕她年纪大了,太担心,影响身体恢复。
在武汉时,有次晚上和妹妹视频问侯老母亲时,说漏了嘴,旁边的老母亲听见他在武汉的消息,还以为他是平常的出差呢,埋怨似地嗔怪他:“你去武汉,怎么不带我一起去呀!” 坚强的男子汉,一听到老母亲的声音,顿时热泪盈眶,他很愧疚不能陪伴在病重的老母亲身旁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2月7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门,接收轻症病人,3月8日,送走最后一名新冠轻症痊愈的患者,方舱医院完成了特殊的历史使命,顺利闭馆,他们整个团队在宾馆整休待命。
他两天前在武汉时,得知上海援鄂医疗队即将撤回的消息,我就电话微信联系想采访他,电话那头的他真的很忙,刚礼节性问候两句,就听到他的电话铃声响,要撤回了,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这个领队去办。
我对着微信语音留言,大声问他:“要回上海了,您最想见谁?”电话那头,他不假思索答道:“女儿!我最想见女儿!”女儿知道武大的樱花最美丽,关照爸爸有空代她去看看,多拍些照片回来,他答应了女儿,甚至为了女儿的心愿,在宾馆整休待命时,心里真想悄悄溜出去,去武大看樱花,拍很多很多樱花给女儿看。看见烂漫的樱花绽放,仿佛看见女儿纯真如花的笑脸,快两个月看不见女儿和家人,心里是满满的思念和牵挂。
可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的使命和责任告诉他,这可不行,这是铁的纪律,他必须带领整个团队在宾馆整装待命,一个都不能少,屏牢,再屏牢,屏住潮水般的思念,闷死可恶的新冠病毒,都是病毒惹的祸!病毒最怕谁?一声撼天雷!
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小时候的女儿,聪明活泼,是他的贴心小棉袄,开心果。女儿长大了,传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他爱人是肾内科医生)成了一名医科大学的研二学生,以后将是位眼科医生。
雷撼女儿刚出生时一家人在产房
在雷撼温暖的医生之家,爱人很敬业,工作也很忙碌,他最宠爱乖巧伶俐的女儿,小时候,反而是父亲照顾女儿多,雷爸爸是女儿坚强的依靠。女儿呢,最依恋父亲,学习上碰到难题,问雷爸爸,生活中遇见不顺,也问雷爸爸,雷爸爸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父女俩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候,雷爸爸工作压力大,心情烦忧时,女儿小雷给他倒杯好酒,准备点下酒菜,一句笑话,一个暖暖的拥抱,雷爸爸立马开心,天伦之乐,所有的烦恼忧愁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回到上海,白衣战士最想见的就是亲人。18号晚上,他刚回到宾馆,我问他最想干啥?他说,“我最想回家,近距离接触亲人,美美地大吃一顿家常菜,喝杯香醇的烈酒,好好拥抱爱人和女儿。” 他隔壁住的是团队中药药剂师黄国鑫,人称“黄药师”,这两天,爱人即将生二宝,心里焦急牵挂呀!医生是人,不是神,人之常情呀!
但是,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他们团队必须在青浦的宾馆隔离14天后,身体检测健康合格,才能回家。有些队友提出,能不能让家人们来宾馆附近,在他们被隔离的宾馆门口,保持距离,远远地看看家人,平时小小的愿望,此刻竟变成了奢望。有关领导很理解医护人员急切想见家人的心情,但就怕场面失控,排山倒海般的思念,一旦决堤,又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志们,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卫健委的领导在楼下隔窗喊话,慰问鼓励他们。雷撼扯着嗓门,和队友门喊话:屏住,屏住,再屏住!理解万岁!
为人医者,有博爱、有胸怀、有格局、有担当。患者、战友、父母、爱人,儿女……我在悲欣交集处等你,一个都不能少!
方舱:托起生命的方舟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雷撼在雷神山医院前留影
“我们当时心里没底,摸着石头过河,新冠病毒却是看不见,摸不着。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身边医护感染牺牲了,给我们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医护人员面临两种压力,自己的压力和患者的压力。身在应急战场上,当时好像没什么反应,现在反回来想想,有点后怕。“雷撼很疲惫,外面风很大,因为规定开窗开门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被吹落,他俯身去拿,重新挂好,又找了件衬衫披上,有点悲凉。
“灾难面前,紧张是本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次进舱的医护人员,感觉像是去当“烈士“,他(她)们进舱时,真是无以名状的悲壮感,并且大多数是家里的独养子、乖乖女: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有老婆即将生二胎的奶爸,有年轻的85后妈妈,还有青春飞扬的90后护士……我们医护人员面临两种压力,自己的压力和患者的压力。当时没什么反应,现在反回来想想,有点后怕。啥是英雄?就是普通人,活生生的人。“连日的忙碌和奔波劳累,雷撼嗓子哑了,他倒了杯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
给入舱前的队员写名字
刚开始时,只有方舱,没有医院。方舱医院,毫无疑问,是此次战“疫“的中国创举。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开始借用包括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在内的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方舱医院,朝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方向努力,努力尽早切断病毒传染的链条,很好地解决了大量轻症、普通新冠肺炎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一名轻症患者说,这下放心了,不用到处找医院了。
雷撼“发威“了,他曾是军医,像”战神“一样雷厉风行,果敢勇猛,他一声军令,带领队员仅用3个多小时就搭建完成一个拥有25顶帐篷,达到中型医院规模的移动医院,又心系百姓安危和医务人员安全,针对因方舱医院临时组建综合资源不足等困难,先后提供了16顶帐篷作为方舱医院的指挥中心、办公室、医护清洁区更衣和进出通道,供各地支援队伍共享资源,使整个方舱医院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感控要求,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受感染的风险。
雷撼在帐篷外接受采访
方舱医院帐篷中,外面大雪
当然,方舱医院在建设初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医护人员一次性防护服和鞋套都不够,只好垃圾袋绑在腿上;患者对方舱医院诊疗环境的疑虑、院内人员管理、大空间环境下数量众多的患者聚居在一起的管理,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十分棘手。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专门制定了《方舱医院管理规则》,确定收治标准是“轻症患者”:这些患者临床分型为轻型或普通型患者,有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无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及精神病。
但是,最初涌入的人群,不少都缺少筛选流程。进来之后,他们才发现部分病人存在重症轻判,有的进来后病情迅速加重等等情况,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都需要他们厘清界限、制定清晰、细化的操作规则;再者,根据他们的经验,方舱最初收治患者时的医护、医患规则,亟需迅速总结固化完善。
这与将要面临的陌生环境、形势的不确定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各方舱医院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志们需要坐下来、聚到一起,认真研究这种状态下的处置、管理规则等诸多问题,拟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规则、程序。
方舱医院不像正规的医院。建设之初,当地根据生活基本条件为患者准备了必须的日用品和季节性用品;运行过程中,它没有先进齐全的医疗设备,像核酸检测虽然有移动P3实验室,但容量有限必须送至专门机构,CT也是渐渐到位的;还有,患者在舱内突然病情加重,如何快捷地、24小时不停歇地转运出去,都需要有明确标准的指导。
方舱医院规模大,收治人数常常超过千人,病人排着长龙,像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就先后收治了1700多人。对于如此众多的患者,医护如何管理他们、如何诊疗、如何保证医疗效果的优质高效,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他们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厅实行的“责任田”与“自留地”制度,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已经被各方舱纷纷“复印”实施。
“管理是门艺术,强制管是不行的,面对这个新生的方舱医院我们必须好好地协商沟通。”雷撼说,他与孙贵新主任等有关领导一次次地“头脑风暴”,想出了独特的管理方法,迅速将医患关系变成了“亲戚关系”。医疗队经历了方舱医院从混乱无序到井井有条,再到“医患一家亲”的变化过程。
方舱医院指挥部专家头脑风暴
他建议,在总体三人小组,一人总负责,一人管医生,一人管护士;B厅415名患者,设置4个责任大区(责任田),每个值班小组当班时主要管理、诊治约100名患者;另外,值守“责任田”里的医生,每人认领10多名左右的患者(自留地),并与其建立微信联系,无论当班与否,患者有问题都可找他(她),由该医生负责到底。这项制度实行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很快就被兄弟舱区借鉴应用了。
他们还在严把出舱关上狠下功夫。两次核酸阴性后,医生综合考量CT结果、病人症状,综合权衡后提出出院申请。申请交由舱部三人专家组会商,一般而言,须三人均同意方可。如果有一人持不同意见,就须更高级别专家组会商。正因为这些措施的严格实行,方舱出去的病人无一例召回者。
随着方舱医院领导、专家层迅速拟定的一项项制度、措施出台,他们的运行很快正常了。比如CT,医生提看法,舱内专家组会商,还存在分歧就递交专家委员会会商。他说,这其中,队员们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正在由多位专家拟定的《方舱医院中国标准》将全面回顾这次武汉抗疫的经验,溯源清本、厘清路径,把大家的做法好好总结成中国经验;同时,他们还将与世卫组织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吸收更多专家的意见,让“中国标准”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在室外给国家卫健委主任(卫生部长)介绍情况
“中国速度和中国的行动力。” 这样的紧急调度哪个国家能做?“中国的魄力试问哪个国家能较量?这样的人民哪个国家能有?“外国权威媒体如此评价,精准到位。
疗心 :大疫心理自助助人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的雷撼,曾是一名军医,从事临床工作30年,是一名资深的呼吸内科专家。他特别善于疏导患者心理,在治病的同时注重“疗心”,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他带领团队进入方舱医院,共计诊治533名病患,收治新病人285人,出院419人、转院114人。
他积极倡导心理辅助治疗,在他的支持下,方舱医院内举办了多场广场舞、读书会,将《大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本》带入方舱,为住院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护理团队召集病友学习呼吸操等活动,让方舱病房内洋溢着别样的欢乐与情怀,起到了积极的治疗辅助效果。
方舱医院接收的是轻症患者,虽说是护理,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做好病人的管理。规范化的防护流程让医护更有勇气跟这么多感染病人去接触。
除了每天监测生命体征、基本治疗、核酸标本采集等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有限的环境内不消极、不孤单。因此,高彩萍带领的护理团队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并组织了多场护患间的互动,如读书会、健身操、有奖问答等,为了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她们率先带领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充分满足了患者的活动需求,每次都会吸引上百人参加,没有位置的患者也会站在床边的过道里跟着节奏一起练习。
跳广播操、跳广场舞、做呼吸操,舱内有图书角,也造就了抖音网红。有病友自豪地说:方舱现在是全中国唯一的广场舞特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她们举办了红歌合唱,赶走医患彼此的焦虑和恐慌。新中国70周年庆典,她们在上海歌颂祖国,这一次她们再次在方舱里献歌给祖国妈妈,团结友爱,共抗病毒,在一起,心就不会害怕,自助才能助人,疗心方能安心。
方舱医院工作中
除了日常护理工作,每天,护士长高彩萍与护理组同事们都在思考如何带患者们一起“玩”。广场舞、呼吸操、阅读角、知识竞赛,在高彩萍的组织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厅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医生们和她开玩笑,“现在,病人比我们还忙,没空找我们了(不焦虑了)。”
支部书记徐红福,雷撼,高彩萍,孙贵新
“人间大爱在方舱”:这里的治疗都是免费的,人与人之间是友爱的,医护关系是良性互动的,吃穿用都是免费的,还有人帮着维持秩序。患者中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是棒棒的。有年纪大的患者说,在这里的感觉,像是八十年代。所以,很多患者核酸阴性、CT正常,也不愿意回家。他们说:“这里是共产主义社会。”昨天夜班,护士通知一个小伙子可以出院了,他脱口而出“不想出院”,说回去没饭吃,后来又说早饭要多吃点再回去。把方舱当成自己的家了。
方舱里还有一棵“心愿树”,每一位患者自由地在上面书写自己的心愿:“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在病人困难时予以支持,失败时予以鼓励,在病人开心时一起快乐,悲伤时给予安慰。
“白衣天使,便是对你们最好的称呼。谢谢你们对我的精心照顾,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感谢祖国母亲,感谢政府!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祝所有的病友早日康复,早日与家人团圆!“
“在方舱的日子里,病友都是生死之交,医护人员都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虽然不舍,但我依然希望方舱尽快拆除,所有人都尽快康复,早日出舱!”
在“心愿树”上留言的基本都是康复出舱的,现在这棵“心愿树”已经枝大叶茂,扎根在每个方舱人的心里。
待到樱花烂漫时
2008年汶川地震,雷撼曾作为浦东新区第二批救援队队长奔赴抗震救灾;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他又一次第一时间请战奔赴灾区;也曾不远万里赴西藏参加义诊活动;2014年,他被派往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健康扶贫,开创了“精准扶贫”重大项目的典范,给人印象是大无畏勇士;2020年2月4日,他又临危受命,担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驰援武汉,可以说,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65年出生的他,现在也不年轻了,却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于无声处听惊雷。
灾难是照妖镜,也是块试金石,那些迎难而上的血肉之躯,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次冲在武汉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尤其是一批90后的医护人员的身影,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民族脊梁。
雷撼很注重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队员夜以继日开展工作,让鲜艳的党旗始终飘扬在抗疫第一线,队员们深受鼓舞,短短数日已有21名成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入党宣誓大会上,他说,“回首往事,一定会觉得,我为这面旗帜,努力拼搏过。我光荣!”
“说不害怕是假的,新冠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针对它认真做好防护,肯定就会是一名合格的战士。”
“一身洁白,看不出曲线,看不出流畅,可这是2020最美的时装。一双眼睛,两副镜架,见不到眼睑的单双,可这透过来最美的目光......”扩音喇叭将护士长高彩萍优雅动听的声音,传到每一个的心灵。
从事护理工作多年,高彩萍经验丰富。举办文体活动这件事看起来和护理工作不沾边,正是她别出心裁的护理手段,心情好,身体免疫力强,自然恢复得更好。为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高彩萍常常组织“诸葛亮会”,一起动脑筋、吐心声。
此次出征的白衣天使们都很年轻,正值花样年华,都期待着战“疫”胜利后,去武大看盛开的樱花呢!,雷撼说,看见她们,仿佛看见自己花一样年龄的女儿 。
雷撼在武汉与比她女儿小一岁的同事,让女儿学习她
听,春天的脚步近了!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到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