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松山、腾冲和龙陵,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以滇西战场的胜利为先声,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拉开了胜利的序幕。这段历史长期不为公众所熟悉。军旅作家余戈历时十余载,先后完成并出版了“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1944:腾冲之围》(2014年)、《1944:龙陵会战》(2017年),以“微观战史”的详实叙事,为国人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一份宏大而细致入微的“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
余戈
玉碎与惨胜——鲜为人知的滇西抗战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2年初,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相继陷落,日军兵锋又指向缅甸,此时,滇缅公路是中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线。1942年5月,日军攻入缅甸,经由缅甸侵入滇西腾冲、龙陵等八县区,切断了对中国抗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西南国际大动脉,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由于滇缅公路的丧失,大量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华物资无法运送至国内。
左图:1945年3月,美国援华运送物资的车队途经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时的情景;右图:2015年6月24日拍摄的“二十四道拐”
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战场发动大反攻,在滇西反攻战场上,日军的防御体系有三个支撑点:松山、腾冲、龙陵。1944年6月4日,配合西线战场大反攻的需要,中国远征军对松山打响了攻坚战。这场战役历时95天,经过整整十场争夺厮杀,最终,我方以伤亡7763人为代价,全歼驻守松山日军第56师团下属“拉孟守备队”1250余人。中国军队通过这场滇西最惨烈的战役,拔掉了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打通滇缅公路,拉开了对日战略反攻的序幕。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经过艰苦卓绝的反攻高黎贡山作战、腾冲外围战、腾冲围城攻坚战,历时127天,重创日军第56师团,全歼日军三千余人,远征军也付出了伤亡近2万人(阵亡9千人)的惨重牺牲。腾冲之战的胜利,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
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其交通干线呈“Y”字形,第一笔起于腾冲,止于龙陵,第二笔起于松山,经龙陵、芒市、遮放后,经国门畹町延伸至缅甸,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日本方面曾将这个“Y”字称作“双头龙”:松山、腾冲是两个“龙头”,龙陵则是“龙身”的起点。1944年夏,日军从“龙身”发起了旨在挽救两个“龙头”的“断作战”。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粉碎了日军“断”作战攻势,以硬碰硬的攻坚方式攻克龙陵古城,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并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
1944年11月6日,远征军第11集团军收复龙陵,中美两国部队入城。
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中国远征军收复了松山、腾冲、龙陵、芒市、遮放、畹町,打通了滇缅公路及由印度经缅北进入中国的国际交通路线。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只有三次是他们所说的“玉碎战”,也就是日本人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它们就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这三场“玉碎战”都是中国人打下来的,中国军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牺牲。此战可谓我国抗日战争中最为辉煌的胜利,对于推动抗战全面胜利,及战后奠定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三场战役,长期以来却不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之列,公众对其了解认知之薄弱可想而知。
“战争考古学”——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一次获全胜的大规模进攻作战,以滇西战场的胜利为先声,中国的抗日战争拉开了胜利的序幕,但这段历史却不为许多人所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极为复杂。长期为西方主导的“二战”史叙事中,中国战场始终处于被刻意贬低或忽略的地位,尤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史迪威事件”导致中美关系濒临破裂,战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对滇缅战场的军事合作又均采取了“冷藏”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各界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学术研究和政治评价日益客观公正,但在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之外的缅北、滇西战场,因为学术研究条件等因素制约,公众认知程度仍然较为落后。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余戈潜心十余年,以“微观战史”的研究方法,先后完成并出版了“滇西抗战三部曲”,填补了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空白。
余戈在书中运用战场“日记体”,按日推进,每一场大小战斗发生地的方位坐标,敌我的进退迂回,各股战斗力量的人员构成,双方得到的空中打击与支援情况,阵亡官兵的数字及修订,甚至日军残兵的逃亡路线,都得到了详细的追踪呈现。叙述中同时涉及敌我双方的战斗作风、战斗意志,每一次局部战斗的进退得失,双方指挥员的良苦用心,欲达成的军事目的等等,通过翔实的历史细节还原出了一幅“真实战史的血腥拼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注释、图表、引用文献,包括报刊文章和网站资讯,向读者展示了他甄别、运用史料的过程,和力求做到无一事无来历、无一处无根据的努力,其描述的精微程度称为“战争考古学”亦不为过。
1944年11月8日,一位中国士兵站在龙陵附近伏龙寺的废墟上,该地曾为日军重要据点。
在200多万字的篇幅中,作者以冷静、克制、准确、细致、缓慢的叙事,真实还原了七十年前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战场上的几乎所有战斗,旨在描绘艰辛、繁难、曲折、残酷的战争图景,使后来者了解“八年抗战”短短的四个字中所包蕴的一切,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空军少将乔良先生说:“即使如我这种以读战史为己任的读者,也很少读过如此这般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烈的血腥、烧焦的皮肉、滚烫的弹壳和刺鼻的硝烟味的作品,以致我至今闭上眼睛,都能马上想象出那片寂静的战场下,被太多的鲜血浸泡过的钢铁和铜的腥气以及暗红色的泥土!”,他又说:“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能英勇到何种程度。”
“微观战史”——高标准的史实重建
三部曲的写作方法,余戈称之为“微观战史”,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图景。从对双方兵力、兵员成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仔细研判,到对战场所在地域社会、人文、地理状况的必要交代,以及对战事进程中空间坐标、时间节点的网格化标注。在这一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显出细腻丰富的肌理,挤压掉“演义”和“戏说”的空间,让很多高蹈虚浮的历史成见难以立足。
为实现心目中“微观战史”的构想,余戈一方面将视线从统帅人物的办公桌转向战役、战斗的前沿战壕,多次赴滇西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由亲历、亲见、亲闻者提供的事件、人物细节;另一方面,收集整理了中日美三方大量关于此次战役的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史料。在此基础上,他通过甄别、比较、考订等细致的技术工作,对敌我双方战史进行“互参”,修正各自记录中的错谬,使史料严密“接榫”,为读者一点点廓清迷雾。从史料爬梳到田野调查,“都是为了达成高标准的史实重建”。
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作战图
在“滇西抗战三部曲”推出之前,国内几乎没有典型的战役史专著,只是在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上甘岭战役等一些著名战役中,有个别严肃的战史文本,业界著述多为宏观军史、战史,战役、战斗的叙事领域则被“纪实文学”垄断。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战史的微观研究极难开展,其中既有权威档案极难利用的瓶颈问题,也有军史研究职能部门“宜粗不宜细”的观念束缚,及地方历史研究人员缺乏军事学背景等困难,致使这一领域的微观研究著述长期付诸阙如。但如杨奎松先生指出的:“从余戈2009年《1944:松山战役笔记》出版以来,中国大陆一批中青年业余战史爱好者……陆续开始推出一批颇有分量的战史著述”。因此说余戈的研究带动了一个方向,“滇西抗战三部曲”的出版推动了一种历史著作“品类”的兴起,或许并不为过。
从战争看“人的现代化”
余戈说:“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对于战争的研究决不能止步于政治、战略层面,必须进行战役、战术乃至技术层面的考察。”这样的考察使他能够见微知著:当他将目光聚焦于滇西战场的实操环节中,发现美国与日本虽然处于敌对阵营,但文化思维与做事风格却更为契合;他们对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敌人的看法,也惊人地一致。而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我们当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所在。余戈表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写的是明朝的历史,但其落脚点却是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在研究滇西战事的过程中,最吸引他的也是“现代化”这个概念——最初是为这个战场上由美式装备所武装的中国军队外貌上的现代化所感奋,随后就在战事推演中被敌我双方在残酷拼杀中的悬殊“比分”所震惊,从而陷入对“人的现代化”的深深困惑和思考之中。
朱增泉中将认为,余戈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战争史的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他认为,就内地半个多世纪来研究抗日战争史而言,有两个突破,或称两个“正视”:其一,正视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正面表现;其二,正视侵华日军在军事行动上的严密作风。这第二点正视,实际上是对侵华日军战斗力的深入研究。以往对日军的战斗力,我们常常以“武士道”精神一言以蔽。在“滇西抗战三部曲”中,作者从具体战役入手,将具体战役战斗的组织实施和军队结合平时训练相结合,深入比较了中日军队的武器、战法、战斗精神,从而得出结论:日军的战斗力之源远非“武士道”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广、具体的技术、制度和历史因素。
2013年9月3日,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云南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落成。
此外,余戈在书中讲到的日军、美军对待寻找战亡者、战争中的失踪者的执着,对待处置战亡者遗骨的严谨与庄重,也令人颇多感慨。与之相比,我们有时反倒显得草率、粗疏:当年在腾冲来凤山麓修筑的用以纪念远征军的“国殇墓园”,在“文革”期间竟遭严重破坏;许多散落当地的远征军老兵至今还靠民间志愿者接济生活。这种对待阵亡者、对待战斗英雄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待人的一种态度。——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阅读本书很自然就能打通近七十年的时空,使那段远去了的战争带出强烈的现实感。
滇西抗战三部曲 余戈 著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