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丹青 明四家 · 仇英
明代画家影响最深远的是立足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称“明四家”。他们的画作属中国画的“文人画”体系(另一体系是官方画院的“院体画”),画作风格是一派山水性灵的诗意盎然,体现出中国画家追求精神独立和生命解脱的人格特征。
在“明四家”中除了德高望重的沈周,声望在外的文徵明,风流倜傥的唐寅,剩下的这一位是声明默默的仇英。 画史上,董其昌是出了名的”毒舌“,历史画家名作中能得到他认可的人并不多,仇英也不例外,他多少瞧不起仇英的画工之流,学识不够,但对仇英的青绿山水。他说,“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起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也。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若文太史(文徵明)极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仇氏。” 这话大意是说,画史上画青绿山水的画家不少,许多人的画里只有精工,却无雅气。五百年了,才有了一个仇英。在青绿山水上,甚至于文徵明与他相比也是逊色的。
仇英《南华秋水图》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仇英出生于江苏太仓县的一个平民家庭,由于家境穷困,少年仇英开始独立谋生,来到苏州繁华地桃花坞,谋了个油漆工的差事。为了多赚点钱,他很快精通配色髹漆工艺,并常在漆器上绘缀一些花草山水景色,以博取主人青睐。这是仇英走上画家道路的第一步,从此漆工之余,他有空就到桃花坞的裱画店里观赏沈周、文徵明、周臣等名家的作品,回家后独自临摹,默默学习。
仇英《临宋元六景图册》局部
正是在裱画店里,仇英结识了常来此处取画的文徵明。雍容博雅的文徵明年长仇英28岁,他欣赏少年仇英的绘画天赋和刻苦耐劳的品质,于是大力提携,不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指导画艺,最后还把他推荐给了当时已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周臣,让仇英拜周臣为师,开始正规系统的学画生涯。
仇英 《仙山楼阁图》
周臣惊异于仇英的天赋,于是悉心栽培,仇英在周臣门下临摹唐宋名画,能做到媲美真迹的地步。
周臣的画,继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的院体画传承。拜师周臣,使仇英深得院体画的沾溉,无论人物、山水,都是一笔一划精描细染,一派清晰明丽。拜师周臣,也使仇英学到扎实的造型和绘制能力,从一位业余的古画临摹爱好者逐渐演变成真正的画家,并为他日后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打下基础。
仇英《上林图》局部,根据司马相如《上林赋》所作
仇英《浔阳送别图》局部
仇英最为今人称道的便是其“青绿”技法,他也将这种颜色运用于长卷人物场景中,他的配色总是很好看,这种敏感得益于其早年漆工的出身。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传统器物之美非常迷人,精工细作的雅致已成绝唱,所以能作出好漆器的人,他的画画当然不会差,加之仇英后天的勤奋与悟性,证明了即使是天才确实也是由99%的汗水塑造的真理。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宫春晓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他的作品,几乎从不在画中题写诗文,只是简约的签署名款,甚至连年款都极少题写,会如此有可能是出自以下几种原因:受到恩师周臣的影响。综观周臣传世作品,题款极少见到诗文,大多仅题“东村周臣”,且在不起眼的石隙边角;当时其他的吴门画家的诗书太强,自身诗书修养欠缺,为了藏拙而不得已为之。
仇英《莲溪渔隐图》局部
仇英执笔绘丹青的手上功夫自不用说,一出手就是大师之作,可不会书法成了硬伤,他凭借自己出神入化的绘画功底,在吴门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硬生生闯出了一条道,用实力让所有社会所有非议闭嘴。
仇英《双勾兰花图》
仇英 《剑阁图》 绢本设色 295.4×101.9cm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扇面 花巖游騎圖
仇英扇面 攜琴聽松圖
仇英扇面 春郊行旅圖
仇英扇面 書舫停橈圖
仇英扇面 山水圖
仇英扇面 山水人物圖
仇英扇面 山水圖
仇英扇面 山水圖
仇英扇面 山水圖
明 仇英 射杨图扇面 32x58 台北故宫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