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团队用延时摄影拍摄的“中国天眼”看到的璀璨星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钱好
“我一直认为,科幻的走向,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上周末,江波捧得第28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大奖。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科学等方方面面的欣欣向荣,一定会把中国科幻带入一个繁荣时代。”
《银河之心》九年磨一剑,被誉为“中国版星球大战”
“银河奖”设立于1986年,被誉为中国科幻最高奖项。今年,银河奖最具分量的奖项“最佳长篇小说奖”由江波的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 摘得。《逐影追光》 是 《银河之心》 三部曲的终篇,以浩瀚的宇宙为舞台,讲述人类、暗黑异族、坚盾帝国等多方文明争夺银河系力量源泉“银河之心”的过程。组委会对这部作品给出的评价是:“一部罕见的太空史诗,格局阔大壮伟,气势磅礴浩瀚、想象深远厚重,叙事强劲冷峻。”科幻作家韩松更是毫不掩饰他的激赏:“如果把它放在美国的星云奖、雨果奖的榜单上,也是当之无愧的。”据悉,此前已有影视公司宣布将把《银河之心》搬上大荧幕,意在打造“中国版星球大战”。
江波告诉记者,除了三部长篇以外,整个“银河之心”系列还包括《湿婆之舞》 等4部中短篇小说,共计100万字,写作过程长达9年。作为一名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他在辞职前,长期从事的是半导体的研发工作。这百万字的鸿篇巨制,是他在业余时间一点一点码出来的。他笑说自己写作是“龟速”,而在科幻小说的跑道上,这一马拉松式的“慢跑”已经持续了15年。“我一直把科幻当做爱好,想到什么就写下来,没有太大压力,让创作保持在一个很简单纯粹的状态上。”
最有价值的科幻必定跟现实紧密相连
不少读者将《银河之心》三部曲跟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进行类比,因为两者都是太空史诗级别的硬科幻。对此,江波坦然地分析了自己创作的不足:“《银河之心》缺少《三体》那样引起广泛共鸣的现实基础。”他说,《三体》是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出发,再进入到宏大的宇宙,而《银河之心》的情节则都在宇宙维度展开,更像是纯粹的架空小说。
为此,他正在新的系列小说中接轨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聚焦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话题。中篇《机器之道》已经在去年发表,现在长篇小说《机器之门》也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将很快面世。“我认为科幻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跟前沿科技,跟人类未来的发展结合最紧密的部分。这样的作品,价值肯定会比天马行空的泛泛之作高出许多。”
时代提供了最好机遇,中国科幻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
提及近年来的科幻热,江波认为这是中国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科幻的走向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他举例说,美国科幻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美国对于太空的认识和相关技术一日千里,经济蒸蒸日上,而作家、导演们也相应地在科幻作品中积极展现广阔的未来世界。而中国科幻,也正在步入这样一个“好时候”。
面对时代创造的大好机遇,他指出,目前中国科幻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的科幻作家群体还太小,保持稳定产量的总共只有二十来人,科幻作品发表的平台也仍然十分有限。“有《三体》榜样在前,我们也会尽自己努力,加油创作,这样才能够跟得上大众对科幻‘爆炸性’激增的需求。”
相关链接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节选)
江波
万千颗恒星在邓迪斯眼前闪耀。
可星星本身并不闪耀,那一收一放的光华,不过是气流的涌动给人造成的错觉。
炽热的氢气云正被高速抛出。
中央恒星爆炸了,一颗超新星在恒星的残骸间诞生。炫丽的光华四射飞奔,数十万年之后,也许会照亮某个角落里仰望星空的另一双眼睛,成为夜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然而在此刻的这双眼睛看来,壮阔的景象却意味着致命的危险。
灼热的气流携带巨大的能量,稀疏的高能粒子汇成无穷无尽的海洋,这对拥有护盾的坚固飞船不算什么,然而对星尘舰队却是危险所在。
极端危险!
星尘舰队是流体颗粒的舰队,将它称为舰队,只是因为传统习惯而已。星尘舰队拥有超过三千六百亿的流体颗粒,但没有一艘飞船。
每一个颗粒都浸没在光与热的海洋中,遭受伽马射线和高能粒子不间断的轰击。颗粒群是强大的,但每一个颗粒却是脆弱的,当超新星爆炸的急流将整个舰队吞没,每一个颗粒都直接面对无穷无尽的攻击,舰队便显得异常脆弱。
在这高能气云中,颗粒能熬过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小时。
六个小时后,所有颗粒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盐溶化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