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本“胜利丛书”全景呈现人民军队1927年至1953年间的64场著名战役。
“解放战争系列丛书”,聚焦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最后的决战时刻(均上海人民出版社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重温战争,就是要让读者与作者一起重温英雄走过的历程,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何时都需要的英雄主义气概。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风雨兼程、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让这些历史画面与洋溢其间的理想信仰,穿越时空长廊走近当下读者?上海人民出版社积极策划编辑,以高度使命感集中推出一批新鲜出炉的精品主题出版物,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既有对宏大战争场面予以实录的八卷本“胜利丛书”、六卷本“解放战争系列”,也有缅怀革命先辈的《莽莽昆仑:粟裕大将征战轶事》《兵妈妈》等。在日前举行的“解放战争系列”读书会上,近百名老兵、军事迷、大学生读者冒着酷暑前来,互动交流环节上,他们对于解放战争的认知不再仅停留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而是扩展到更深的层面。
为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修战史、建家谱,为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树碑立传,一直是出版人的重要使命。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看来,历史因记录而历久弥新,多角度全方位策划一系列主旋律读物,既是致敬也是引领。“胜利丛书”“解放战争系列”虽为历史普及读物,但作者都是著名军史专家,秉持学术研究态度进行研究写作,书中穿插大量一手独家资料,重现藏在档案里的“历史”。
全景呈现64场经典战事,清晰导读让战役在纸上“动”起来
八卷本“胜利丛书”,以时间为线索,将人民军队1927年至1953年间的64场著名战役贯穿起来,通过全景式纪实描述,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组歌。人民军队从土地战争中“突围”,经历了艰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成功“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艰难“鏖战”,最终通过“决战”,“横扫”了国民党军队参与的军事行动;之后远赴朝鲜,在抗美援朝的声势中果断“出剑”,最终致敌“断刃”。
每一分册都见证着人民军队的成长脚印,其各自的鲜明特色,最终交织融合,铺陈为视野宏大而层次清晰的人民军队创建史。宏大而清晰,正是业内对这套书的突出评价。
据介绍,“胜利丛书”涉及大量军事地名人名,极易出现谬误。太多的战役、时间、人物等史实性细节,都需要编辑团队花时间反复核实校对。在编辑语言的运用上,丛书团队设计了清晰简明的导读,比如每册每场战役前,都有两页基本信息梳理,囊括了交战时间、双方指挥将领、敌我装备力量的对比,以及最后的战果呈现。这无疑便于读者先对战役本身有了基本认知。除了导读,每场战役中还穿插亲历者的文字、通讯片段等,比如“孟良崮战役”一章开头,配上了陈毅的一首诗:“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理想情怀呼之欲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曾书写《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著名作家王树增谈及这套“胜利丛书”时感慨:我们对革命历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知晓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分镜头聚焦解放战争,以多维度细节打动年轻读者
一寸山河一寸血,英雄故事未忘怀。著名军史专家刘统策划并参与撰写的“解放战争系列丛书”,聚焦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最后的决战时刻,如同一个个分镜头,从东北、华北、中原、西北、华东、中南等6个战区讲述这场战争,给读者带来大量有效信息。“解放战争系列丛书”六卷均以“决战”为名,字里行间气势磅礴,挟一股雷霆之势,彰显了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我喜欢战争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它们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胜负。”为了还原这段历史,刘统阅读了大量原始资料。边看史料边写作,他先是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随后写出《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和《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刘统以写故事的笔法写历史,立足当时环境和时代背景,人物塑造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多角度,重点对历史人物内心进行探索和分析,充满了人性的真实感。
比如书中写道,国民党黄维兵团的18军军长杨伯涛回忆说,当时他被俘后,坚决不服,解放军押着杨伯涛上火车。到了解放区,一下火车,他惊呆了———漫山遍野的都是老百姓,给解放军做饭、抬伤员,军民之间谈笑风生。杨伯涛暗自感叹,我们打仗哪见过这种场面,我们到哪,老百姓都全逃走了,连人影都看不见,所有的后勤补给都得靠自己。看到这么多老百姓支援解放军,杨伯涛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不是作战不努力,而是民心向着共产党。类似的细节,在书中比比皆是。
目前市面上建军题材的主题出版物并不少见,而这两套丛书均由知名军史专家担纲,“解放战争系列丛书”三位作者刘统、袁德金、金立昕曾任或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胜利丛书”的主创均来自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主编吴清丽为该学院副院长、教授。他们深挖档案,立足口述,实地考察,用大量一手资料还原历史。有评价称,作者的军人身份,为丛书增加了更多技术性描述和分析,让人民军队的战争韬略一览无遗,从另一侧面彰显出这两部军事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