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书店不能只是卖书,应该有充满书香的生活方式———或许不少人认为,这是近几年实体书店经营的风尚。其实,早在100年前,沪上的内山书店已经是实践者。这里夏天会为路人提供免费的茶水;冬天则生炭火供客人取暖。店内有桌椅,顾客可以在那里翻书、会客、聊天,店员会帮作家收发读者来信,甚至介绍医生。
鲁迅、郭沫若、茅盾、田汉、丰子恺、陶行知、方志敏、叶灵凤、夏衍、郁达夫、萧红……不可胜数的中国文人曾与这家小小的书店产生了终身不解的缘分。内山书店百年纪念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年,这家书店的某些做法对于今天实体书店的经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内山书店创办于1917年,最初开设在北四川路魏盛里169号 (现四川北路1881弄)。1929年,书店迁到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 (山阴路)11号。迁址于此,缘自书店主人内山完造独到的商业眼光。虽然这里离当时的公共租界闹市区尚远,但内山完造认为,“这里是1路电车的终点,有许多新建的住宅,会带来更多的客人。”1路电车是最早在上海开出的有轨电车线路,由英商电车公司经营,从静安寺直达虹口公园,途经南京路、外滩、四川路,穿越了上海租界的核心地段。鲁迅研究专家王锡荣告诉记者,鲁迅约见萧红萧军前,曾写信告诉这两位初来乍到的北方青年人:“那书店,坐一路电车可到。就是坐到终点 (靶子场) 下车,往回走,三四十步就到了。”
开架售书,是内山书店的特色。据幼年曾多次进店的周海婴回忆,店内的书架一直顶到房顶,每排每架,满满当当,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了。读者可以自己上梯取阅选购,店员毫不干涉。“每次来到书店以后,总要爬上高梯,居高临下,俯视一切。俨然成了一个‘盖世英雄’。”
据考证,书店店堂右侧应该有一张较大的桌子,围绕桌子的是一圈藤椅,顾客可在购书之余聊天休息。桌上常常摆放着内山夫人提供的茶和糕点,当年郁达夫、田汉、欧阳予倩等就喜欢“吃着炒豆喝着粗茶,漫无边际聊天”——文艺漫谈会,就这样展开了。那里还有一把鲁迅专用的藤椅,鲁迅在那里翻书、会客、聊天,俨然把那里当做了第二个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