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次戛纳行对于范冰冰的意义,关心她的未来选择或许更有意思———这有可能关系着一代中国女演员的职业生态。
王彦
都说今年是戛纳的“女性之年”,不仅70周年特别奖颁给了妮可·基德曼,最佳导演奖颁给了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影展期间还举办了多场关注女性电影人的活动。
一直争议不断的评委范冰冰在戛纳的最后一天对媒体说了两件事:自己无辣不欢,所以随身带着的11个行李箱至少有三大箱装的是“老干妈”那样的吃食;她对此行第一天观看的 《寂静中的惊奇》 念念不忘,因为“朱利安·摩尔演得太好了,我就想,在中国谁可以演这样一个角色”。潜台词是,11个行李箱并非外界盛传的“塞满了礼服”;自己对于“评委”这个颇具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有着自己的思考。
和戛纳50周年时邀请巩俐当评委,60周年时邀请张曼玉一样,范冰冰无疑是戛纳组委会眼里这一代中国女演员的代表。但关于范评委的新身份,众声喧哗。毕竟比起两位前辈,拿得出手的作品太少。其实,比起空有颜值的流量小花,范冰冰是个不赖的演员。东京、圣塞巴斯蒂安两个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是一种认可。只是出道以来,新闻多,炒作多,商业价值大过艺术造诣,也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戛纳归来,评委的“花冠”能否让明星范冰冰成功转型演员范冰冰? 让人有了新的期待。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常年有效,“中国女演员为什么不敢老”。答案集中在两方面。一怪编剧,多少雷同的影视剧里,唯青春貌美才是女一号的敲门砖。二怪演员本身,但求能当“冻龄女神”,骨子惧怕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于是,国内四五十岁的女演员们,成了处境微妙的一群人。她们中的多数,会赶在外貌价值衰减前找好归宿或退居幕后。剩下为数不多的仍活跃在一线的中年女演员,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一味扮嫩,跟20来岁的小女孩争“傻白甜”女主角;要么干脆再往脸上贴几条皱纹,出演自己看得都头疼的阿姨婆妈们———几乎没有中间路线。
此时,回头再看评委范冰冰的前路,别有一层深意。如果认真向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尔学习,以范冰冰今日的能力和资源来促成中国银幕上出现“40、50、60”成熟女性的严肃电影,那么中国女演员的职业生态或能逐渐改变———人到中年时,她们能有合乎年龄的好角色,甚至诞生中国的于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
35岁的、戛纳归来的范冰冰将如何前行,也许关系着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的一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