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拍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920年12月,五个戴着帽子穿着西装的络腮胡男子站在纽约的屋顶上,举着一个手提箱那么大的照相机给自己拍摄照片。(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徐璐明
自拍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艺术?面对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会一笑而过,可是就有人较起真来。伦敦的萨奇美术馆,正在举办一个名为“从自拍到自我表达”的展览,一专业机构的身份向大众抛出这个“开脑洞”的问题。而在4年前的2013年,《牛津词典》 宣布“selfie(自拍)”成为年度热词,这一凭借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分享而风靡世界的词汇,首次得到了“权威认证”。如今,自拍的热度不但没有降低,更是引起了艺术圈的注意。
相机自拍的历史已经有近100年
有媒体评价,“从自拍到自我表达”展就是一部世界“自拍史”。展品从16世纪伦勃朗、梵高、弗里达·卡罗等艺术家自画像的电子版开始。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用画像为自己“留影”,一直是少数人的专利。“在当时,只有少部分艺术家有高超的技巧去创作自画像。而现在,我们可以尽情地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自拍。”萨奇美术馆的总监奈杰尔·赫斯特说。画家怎样看自己,怎样表达自己? 这是自画像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那么,每位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区别?而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奈杰尔·赫斯特举办这个展览的初衷。有趣的是,他原本只想做一个小展览,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展览越办越大,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占据2层10个展厅的大展。
事实上,自拍———用照相机给自己拍照———并非新鲜事物。展览中展示的关于自拍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920年12月,五个戴着帽子穿着西装的络腮胡男子站在纽约的屋顶上,举着一个手提箱那么大的照相机给自己拍摄照片。展览中有《2001太空漫游》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给镜子里的自己拍摄的照片,还有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乔治·哈里森在1966年泰姬陵前的自拍作品。有的自拍更大胆,例如南·戈尔丁著名的摄影作品,一张被男友打得鼻青脸肿后的自拍。
2000年后,自拍作品的形式更为丰富。哥伦比亚艺术家胡安·帕布鲁·埃切韦里自十几年前就伪装成不同样子去照相亭自拍。这次展览展示了50张他的变装自拍,而这只是他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同展厅还有英国年轻艺术家朱诺·卡普索“蜜月套房”的摄影集,记录了她独自一人在被她称为“60年代粉色恐怖”蜜月酒店里的自拍作品。在不少人眼里,她是当代自拍人群的典型代表。她表示,自拍只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与其他艺术作品并没有什么区别。“10年以后,自拍就会跟电视机和电话一样平常,而这些行为所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是价值扭曲的表现还是新兴艺术?
自从“自拍”成为一种流行之后,因其“外貌至上”的特点而饱受批评。早在“自拍”当选牛津年度热词时,美国《沙龙》杂志就曾发出警告:“这个词在提醒我们,当代文化被打上了自恋的烙印。”自拍照让年轻女性过于迷恋个人外貌,更爱以貌取人而非个人成就,这显然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
英国《卫报》的评论则认为,不管自拍看上去有多么肤浅,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尽管拍照者可能关注的是自身,但这些照片表达了人类渴望交流的永恒诉求,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如果说之前的讨论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层面,这次自拍展则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自拍这种流行文化。奈杰尔·赫斯特认为,科技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自我表达的方式。从这些自拍照片中,人们能够触摸到在高度数字化和科技化的年代,当代艺术变迁的轨迹。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给予人们艺术的灵感,挖掘自拍的艺术潜力。
“我承认很多人厌恶自拍,不过,无论你喜不喜欢,自拍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的自我表达的视觉艺术形式,艺术圈不得不正视它的地位。”赫斯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人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思考严肃的艺术主题。“美术馆到现在为止都被视作高冷的代表。其实美术馆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把现代艺术和视觉艺术带给更广大的受众,自拍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