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全球化正在将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变得扁平单一,在《像我们一样疯狂》 的作者伊森·沃特斯看来,这种前所未有的时空变化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并不仅仅表现在麦当劳快餐、星巴克咖啡、GAP时装或者好莱坞大片这类美式文化消费产品的肆意泛滥,还包括从北美流向全球各地、正在对精神疾病领域产生引领作用的范式和手段———后者造成的效应,恐怕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测和想象的。
伊森·沃特斯30年来致力于精神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与写作。他认为,作为最危险的理论输出物,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将导致相关的当代理论和诊疗方法的标准化和程式化。而在这个单项知识输出的过程中,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和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已然成为强劲推手。《手册》 首版于1952年,随着精神疾病领域在研究和理论方面的进展定期修订,目前已经出到第五版,有将近千页的厚度。值得一提的是,《手册》 原本是由身处发达工业国的精神医学专家,以处在发达工业国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病痛体验为诊疗对象和研究基础编写而成,之后却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诊断指南,业界人手一册,被奉为业内“圣经”。
在这个高度多元化和复杂多变的世界,不同的文化语境使得不同的“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存在成为可能。因而当美国 《手册》逐渐被各国专业心理医师所接受,成为天下所有精神疾患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并提供科学统一的旨在“包治百病”的疗法的同时,也把“美国式的心理疾患”传到异国他乡,从而构建甚至“发明”出与 《手册》 所罗列症状相对应的、原本未必存在于本土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在《像我们一样疯狂》这本书里,作者以一种近似于人类学田野工作者的专业热忱,讲述了一个个与“美式心理疾病”的地方体验紧密相关的故事———
例如2004年,席卷斯里兰卡的飓风刚过,众多西方专业人士判断该地区将爆炸性出现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一种在战争或灾害中遭受巨大创伤体验后出现的典型性心理症状。各类西方组织闻风而动,蜂拥而至,在斯里兰卡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站点。然而这些西方专业人士发现,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在当地的存在形式,并不符合他们所熟悉的 《手册》 所设定的标准;当地似乎更需要重建家园的建筑材料,而不是随处可见的心理咨询师;孩子们一边在艺术治疗师指导下涂抹作画,一边脸上露出困惑的笑容,显然不得要领。可以说,被国际精神医学界的“人来疯”强加于斯里兰卡的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让当地民众茫然不知所措。
伊森·沃特斯注意到一个事实:畅销全球的 《手册》 已经成为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重要创收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这个事实揭示了美式心理疾病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的深层原因:商业利益。对相关医药公司和机构来说,营销疾病比营销疗法更能推动营收。
西方医药公司在日本进行的针对抑郁症的大规模市场营销,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悲伤是一种值得尊重甚至体现高贵气质的情感,绝非病理学意义上的抑郁。如今,当西方心理医师和医药公司联手进行干预,以市场营销的手段构建出了无所不在的抑郁症,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开始将寻常的哀怨愁思视作必须寻求医疗诊断的问题。而这正是这类国际医药公司巨头所期待的情形。一家抗抑郁药物的制造商不遗余力地将有关悲伤和抑郁的全新概念介绍给日本人,同时支付高昂报酬并邀请精神病学家到度假胜地参加研讨会,与公司CEO和营销专家分享洞见,向公众传达通过药物治疗得以康复的信息,随后巧妙地在营销活动中展现出抑郁症的全新概念和形象。这一在美国屡试不爽的套路,在日本这个医药业巨头格外青睐的富裕国家被再次复制。日本公众从营销中得到的抑郁症印象虽不明晰,却被告知抑郁症会影响到几乎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聪明人、有上进心的人以及成功人士。到处都是标明“请咨询您的医师”的药物广告,鼓励人们通过要求医生开具处方药来使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大众没有关注到有关抗抑郁药物药效的证据并不全面,而一些副作用 (如失静症、暴力倾向和自杀风险) 却在营销行为的轰炸下被忽略了。对于营销活动的推动者来说,科学质疑绝对不可以成为销售额的障碍。
在20多年前,著名社会学者瑞泽尔曾以自创的“社会麦当劳化”这一术语,冷静解析了麦当劳式快餐经营原则对于现代社会运行和操作机制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归纳出值得世人关注的一种以高效性、可计算性 (预测性)、统一性和自动控制性为特征的社会运行的标准化趋势。如今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传播和泛滥,正是“社会麦当劳化”在精神领域的表现。尽管,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士认识到了美国经验和美国模式在临床诊断上的局限性,但我们仍然需要对这一现象有足够的警惕。当全世界的“美丽心灵”都被视作“美国心灵”来对待,人类心理、意识和精神研究原本具有的文化多元性、历史和区域差异性,也会被科学话语所渐渐抹平。
文/潘天舒 (作者为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教授、复旦一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