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热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让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陌生”的剧作家和作品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图为该话剧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北京人艺近期叫好又叫座的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日前结束了上海的四场演出。同样是喜剧,这部名字听起来颇有古韵的作品,没有像市场上一般的闹剧那样,笑出观众的“八块腹肌”,反倒是“炸”出了一个最会写喜剧的民国物理学家:丁西林,和他笔下“不俗”的生活喜剧。
说“炸”,是因为观众有点惊讶,有点陌生。丁西林没怎么走过市场,观众对他的了解不如老舍、曹禺,也是正常。但他在戏剧学院里却号称排练场上的“救星”,导演班赞笑着道出缘由,“老师对作业不满意,我们就想办法排一个丁西林先生的独幕戏,台词好,又锻炼演员”。
在焦菊隐先生的执导下,北京人艺曾在1950年代排过丁西林的三部小戏,上世纪90年代宋丹丹也演过 《三块钱国币》,而这一次最新的 《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 能获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成功验证了原本只“存在”于校园戏库里的剧作家和剧本在商业舞台上也能有一番天地。丁西林所引发的强烈关注,反映了大众舞台对优质作品的渴望,对“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呼唤。那么,在中国现代戏剧宝库里还有哪些“丁西林”? 还有哪些“陌生”的好戏值得被重新发现呢?
能生动描摹知识分子心理,别忘了杨绛先生
丁西林首先是一个优雅的批判者。上海戏剧学院丁罗南教授认为,丁西林对“五四”时期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没有走入当时流行的宏大叙事,而是选择了小的切口,用一张张微观的生活截面呈现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剧中那些既中又洋、半新半旧的人物,诙谐且真实地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微妙心理状态。
《一只马蜂》是丁西林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的“吉老太太”就是一个带有文化矛盾性的典型人物。她嘴上口口声称,不再做封建家长,为孩子包办婚事,但骨子里还是想包办一切,包办不了儿子,就去包办侄子。
作为文化转折期的“五四”,虽然社会趋向开放,但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心理上依旧根深蒂固,丁西林发现了这一时代特点。他笔下的年轻人也莫不如是,他们愿意接受新思想,也想尝试“变革”,但一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不能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只能口是心非,委婉表达。同样的,作为思想开放的新式女性,《酒后》 里的妻子突发奇想欲一吻熟睡中的客人,丈夫终于被说服,她自己却羞赧地迈不动腿,骨子里依然是保守的。
留英时期的丁西林,在业余时间通过看英文小说、戏剧攻克语言关,竟就此开始对戏剧发生兴趣。他受到王尔德、萧伯纳的影响很深,将英式喜剧的幽默化为己用。英式幽默的最大特点,是用英语 (语言) 本身的特点营造笑点。这种喜剧的幽默,并非刻意营造,而是人物性格自然发展的产物,是有逻辑且合理的。作家经过层层铺设后的最终收梢,能够产生“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正是因为丁西林对英式喜剧的深刻认识,使得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用汉语进行创作,而不是拿腔拿调,照搬照抄。
“像丁西林这样不动声色地表达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的作家太稀有了。”丁罗南说,如果还要找出和丁西林一样擅写知识分子心理的作家,那只有杨绛先生了。
1942年冬,杨绛先生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戏剧作品 《称心如意》。该剧1943年被搬上舞台,并由著名导演黄佐临执导,演员李建吾、林彬出演,反响极大,颇受欢迎。《称心如意》 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李君玉因为失去父母前来投靠亲戚,却遭到舅舅舅妈们的排挤,被踢来踢去无人愿意收留,最终却歪打正着得到了朗斋舅舅的爱怜……该剧反映了当时所谓上流人物的富人们的下流品性。剧中人物形形色色,情节逻辑缜密,同时语言本色自然,有着文雅的幽默感,是很典型的文人式风趣。
杨绛的 《称心如意》 和她另一部同类型剧作 《弄假成真》 被称为“喜剧双壁”。“真实”是丁西林和杨绛喜剧作品的最大特点。文学技巧的背后,反映出他们对喜剧的价值追求。2007年,在纪念话剧百年期间,中央戏剧学院排演了杨绛先生的 《称心如意》。与此同时在上海,导演杨昕巍也把 《弄真成假》 重新搬上艺术舞台,南北观众同时见到杨绛的喜剧作品,实为罕见与可贵。
从欧阳予倩到陈白尘,“文章”合为时而著
“五四”时期涌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剧作家,丁西林代表了其中较为少见的风格,对绝大多数的“五四”剧作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往往着眼于历史、社会进程中的大背景、大问题,以鼓励新思想、改造国民性为创作意志,代表人物有郭沫若、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等。受挪威剧作家易 卜生等人的影响,当时的戏剧作品流行“宏大叙事”,其间诞生了一大批出走的“娜拉”(《玩偶之家》 中的女主人公),一大批像《人民公敌》 这样的社会问题剧。
郭沫若擅长用历史题材表达现实,其代表作 《卓文君》 成为“五四”时期具有反抗精神、追求个人价值的新女性的象征。欧阳予倩的独幕剧 《屏风后》以高度概念化和象征化的手法,对所谓“道德权威”的伪善进行批判。丁罗南认为,上世纪20年代 (以“五四”时期为代表) 的戏剧作品普遍有“问题为重,人物为轻”的特征。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常常是直白式、批判式地揭露问题,而不是那么重视开发人物。”直到他们“下一辈”曹禺等人的出现,创作方向才发生转变。
上世纪30年代前后,左翼文学的代表人物夏衍,就深受曹禺“以人物写悲剧”的影响,创作了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上海屋檐下》。他有意识地在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写上下功夫,力图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大的时代,虽然剧本被翻拍成电影电视,但在当代舞台上却排演不多。
宋之的的独幕剧 《群猴》 则是一部政治讽刺剧。为争当议员,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粉墨登场,争吵叫骂甚至动刀动枪,活像一群丑态百出的猴子。宋之的的创作生涯,同中国解放事业息息相关,抨击旧社会的阴暗面,揭露侵略者暴行,为民族解放事业呐喊是宋之的创作的主要内容,他的另一部代表作 《雾重庆》 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丁罗南说,左翼剧作家的作品,总是比“他人”多了一根批判社会的神经,他们作品的思想性与深刻性值得被重新发掘。
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陈白尘对讽刺喜剧有着独到的贡献,抗战开始后,他创作的多幕剧 《结婚进行曲》《魔窟》 以及独幕剧 《后方小喜剧》 等现实主义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而《升官图》 更显示出他对荒诞与真实出色的驾驭。“中国近现代戏剧史并不缺好戏,对于今天呼唤现实主义创作、呼唤舞台精品的戏剧领域来说,是时候发现丁西林背后、被尘封已久的历史与佳作了。”丁罗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