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鹅天性警觉,往往镜头接近到100米左右,就会将它们惊飞,拍摄者只能在天鹅低头觅食的瞬间慢慢接近它们。图为《自然的力量》剧照。
■本报记者 张祯希
等待一只野生动物有时比请一位国际明星还难,这是自然类纪录片吸引人的所在。国产6集自然类纪录片《自然的力量》,正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片中可谓“大牌云集”:为何小藏羚羊一出生,母亲就要离开宝宝?珊瑚产卵季会呈现出怎样一番瑰丽的海下奇观? 拥有诙谐网络表情包的萌物兔狲,在捕猎时又会呈现怎样一副不为人知的威猛状态?
从茫茫戈壁到林海雪原,从热带雨林到南海之滨,摄制组行程数十万公里,野外拍摄超过500天,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长臂猿、亚洲象等动物,展示了我国地理地貌、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
之所以能把这么多“野生大牌”收入镜头,《自然的力量》的幕后,是一支由博士组成的调研团队———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地理学研究人员,为纪录片的拍摄做了一年多的调研工作。正是得益于严谨踏实的“理工思维”,《自然的力量》不仅“狙击”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镜头,而且讲起故事来情绪拿捏准确,被观众戏称为靠谱的类型片。
博士调研团队,耗时1年多,为200多种物种撰写拍摄可行性报告
自然环境、动植物极大的不可控性,让自然类纪录片很“烧钱”,没有专业知识,等不到“主角”,更讲不好“故事”。然而在《自然的力量》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几乎每次出去拍摄,都能带回点东西,成片率达到1:100,在整个纪录片领域不算低,相对自然类纪录片而言,其拍摄珊瑚产卵、牦牛幼崽被狼群围攻的镜头,几乎是“狙击”。这正是得益于一支专业的前期调研团队。
与不少国内纪录片作品直接由摄制组成员进行前期调研不同,《自然的力量》 建立了一支由博士组成的调研团队,调研团成员分别来自北大、国科大、北京林业大学的多学科研究人员,调研团队召集人刘艳丽将调研团队的工作概括为“一座连接自然保护区、科学界与纪录片的桥梁”。在一年多的前期调研中,成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储备为纪录片挑选符合主题的物种,并联系在当地驻扎的科学家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研究确认物种的拍摄可行性与视觉呈现效果。
前期调研虽耗时一年多,但有了专业团队的介入,为摄制组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总导演李文举与摄影指导王路,10多年前参与了央视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拍摄。两人去南海拍摄红树林,可到了当地却傻了眼。“之前只见过印度红树林,以为植物高大,野生动物嬉戏其间,没想到那儿的红树林却只有1米来高,也没见着什么动物。”被怎么拍、拍什么困扰的两人坐在附近的小亭子里苦想一夜。
有了专业的前期调研,这种“无用功”便被大大削减。一年多的调研期,调研团队提交了200种珍稀动植物的调研报告,报告最长的有七八页纸,最短的也有两三页篇幅。调研报告如同一份“宝典”,为摄制组与大自然谈妥了档期。在关于黑冠长臂猿的调研报告中,调研组选定了云南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拍摄点,而时间则被定在三四月份,原来那里是黑冠长臂猿最大的种群聚集地之一,再加上春季这里森林中的落叶阔叶林萌生新叶,遮挡物较少,在一片深绿浅绿的森林景观中能拍到金灿灿的小长臂猿与母亲的互动。而在之后的补充资料中,摄制组需要做的保护措施、当地向导的联系方式等细节也被一一罗列。
在刘艳丽看来,与纪录片团队的合作,同样也为一线的动植物研究者与保护者提供了分享自己学术研究成果机会。10年前,刘艳丽曾在西藏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无人区科考。当时保护区管理局的嘎玛局长叹息,每年有20多万只藏羚羊从这里迁徙而过,拥有如此珍贵价值的自然保护之地却少为世人知晓。
为“硬知识”包裹上吸引人的类型片外壳
前不久,一则小蜥蜴在海滩躲过群蛇追杀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在这段不到3分钟的视频中,一只刚破壳而出的小蜥蜴,在海滩上一路狂奔,躲避四周窜出的蛇群,好几次小蜥蜴的尾巴已经落入蛇口,蛇群甚至几度编成一股,将小蜥蜴网罗其中。但最终小蜥蜴还是凭着强大的求生意志突破重围,爬上岩石与同伴汇合。一路惊险过后,镜头最终停留在相聚的温馨一刻。这则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视频其实截取自纪录片《地球脉动》的第二季,不少观众直呼,这简直是将纪录片拍出了动作片的效果。“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不一定非要讲生生死死的壮烈生命史,有时将一个行为或者瞬间做到极致,延伸出相应的情节与节奏,或者将我们熟悉的事物拍出陌生化的效果,反倒更能吸引当下的观众。”李文举认为,根据调研团提供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与生存智慧的报告,自然类纪录片可以通过节奏与布局为故事加分。
在《自然的力量》中,自然界的“硬知识”就被裹入了巧妙叙事的“糖衣”之中。要展现珊瑚产卵的海下奇观,摄制组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产卵作为一个理想结局抛给观众,再将珊瑚产卵所需要的苛刻自然条件作为层层悬念进行铺设,将观众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要讲述红松的繁殖,却先从活泼好动的花栗鼠拍起,秋季果实成熟,花栗鼠们争夺着松果,在高速摄影机的捕捉下,打斗的花栗鼠如同跳起了一支支有趣的舞蹈。而这抢夺、收藏的过程,恰恰成为了红松传播的强大助力。
摄制组长达500多天的野外实地拍摄也收获了不少罕见的珍贵画面。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摄制组用伪装摄像头捕捉到一只藏羚羊宝宝的学步过程。产崽后,为了不暴露目标,藏羚羊妈妈会暂时离开幼崽。而藏羚羊宝宝则要在半个小时内独自学会站立行走,镜头中,藏羚羊宝宝挣扎着一点点站起来,细长的四肢如同风中的树叶瑟瑟发抖。由于摄像头距离较近,好奇的藏羚羊宝宝偶尔会用鼻子蹭蹭镜头,萌态可掬。四肢粗壮、体型与家猫相当的野生猫科动物兔狲是不折不扣的“网红”,曾与纪录片《第三极》捧红的藏狐,并称为野生动物界行走的表情包。但由于兔狲生性警觉,有时刚一出现,便又在某个小洞中消失不见,时常与摄制组打起游击战。在《自然的力量》中,摄制组却难能可贵地“蹲守”到一段兔狲捕猎鼠兔的影像。而这段寻找兔狲的过程也成为纪录片叙事的一部分,一起呈现在镜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