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出意外的话,《鬼吹灯之寻龙诀》(以下简称“《寻龙诀》”)将在上映的第八天突破10亿元票房,这是《捉妖记》之后又一个票房大片。就在业界为“中国电影工业胜利”欢欣时,有学者从中看到隐忧: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神话、古典文化中的碎片元素被影视作品、网剧、动漫等“嫁接”,另一边却是经典正说被改编者束之高阁。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谈到:“影视动漫等作品纷纷借用古典文化元素,但只‘嫁接’、不正说,可被视为一种‘取巧’。一方面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灵感、借元素概念可以取得大众流行文化的‘通行证’;另一方面因经典神话、传说属于社会的普遍记忆,改编风险高,极可能因不受认同而成为败笔。”影视转码中如此“取巧”,造成了如今的大众流行文化里,古典文化“碎片”横行,正本正说却难有影响力。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慨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每个尊重自身文化谱系,并且懂得从根源中不断开发精神创造力的民族,都会珍视这种记忆。民族的上古神话,正是这种记忆力最为质朴却拥有深远影响力的一支。”在他看来,影视创作固然可以多元、包容,但重“碎片”、轻正说的现象一旦有了惯性,那些由上古神话揭开的民族文化母题,或将成为年轻一代的认知盲点。
“一鳞半爪”神话虽成热门IP,却丢失了文史价值
《寻龙诀》导演乌尔善这样阐释片名的由来,“‘寻龙’是传统风水堪舆的术语。无论是天下霸唱在小说原著中的写作,还是电影所做的改编,散落在《周易》等古籍里的学说都是我们的创作宝典。”事实上,古籍片段、古典文化元素在影视、动漫等作品中已渐有热门IP态势。
除了《寻龙诀》参考过《周易》外,大银幕上的《捉妖记》《大圣归来》与小荧屏里的《花千骨》都从《山海经》里找寻过灵感,而即将于明年元旦公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讲述的也是古代民间传说里怪兽“年”的故事演变。从票房、收视率、口碑和期待感来谈,这些作品都被张颐武归为流行文化里的“硬通货”。“《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何以成为影视创作的源泉,很重要原因便是受众对于它们的熟知度。”但他认为,也恰是这种熟知度为改编者们所忌惮,“因此他们选择在浩如烟海的神话宝藏里只取一鳞半爪。”
值得警醒的是,“一鳞半爪”带火了玄幻题材影视和动漫作品,但神话里真正的涵养价值却被遗留在了光环之外。《寻龙诀》强调的是特技视效,是流于表面的怪力乱神;《捉妖记》的小妖王更像是借用《山海经》名头的好莱坞怪兽;《花千骨》更甚,除了部分古地名与《山海经》有关,本质无非是古装版“玛丽苏传奇”。上海师大教授詹丹说:“古代神话、古典文本中多的是原初世界的宏大以及诗性的光辉。而在这些动人、传奇的故事深处,隐藏着的则是祖先质朴、深沉、强健的生命精神。”可惜,这些人学、文学、史学上的价值,都被碎片化转码消解殆尽。
缺少共识的体系与形象,阻碍了神话的“文化共振”
身为父亲,徐兆寿有另一重困惑:“七八年前,当我给年幼的女儿讲故事时,唾手可得的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希腊神话》等西方文本。我以为,这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讽刺。可叹的是,直到今天,情况并没有彻底改善。”当当网上的数据显示,中国画报出版社的《希腊神话故事》下有读者评论约1.7万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安徒生童话》有近3万条评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千零一夜》有万余条评论,但被标注为五星、由毕生研究中国神话的袁珂编纂的《中国神话传说》仅仅吸引到2000余条评论。
落差至斯,徐兆寿认为是缺乏“文化共振”所导致的。他提出的文化共振现象,指的是多元的文化样式。“西方的神话故事往往有学术范本、通俗读本,还有影视剧、舞台戏剧、动漫作品,几乎渗透到了公众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徐兆寿以小说原著与影视剧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就如同优秀的小说能让相关影视剧带有天然关注度,而好的改编影视剧能反过来带动小说原著热销一样,神话故事的传播也需要多种文化作品的共振。”当下中华神话的影响力缺失,短缺的不仅在于影视动漫作品这些大众流行文化,还在于学术上的体系与形象。
“相比西方神话在体系形成方面清晰可鉴,中国神话在大众共识里的体系与美术形象却是模糊的。”詹丹说,很少有人能说捋顺中国神怪志异的正统体系,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神仙”形象被认可。“没人能说清大禹长什么样,缺少美术基础,何谈《大禹治水》被改编成影视剧。”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