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旸)目前,每年走出国门的文艺演出或作品并不在少数,但能够形成辐射力、产生全球影响的精品力作却不多。日前在上海社科院举行的上海国际文化学会成立大会上,学会会长、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陈圣来提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要善于运用世界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和话语。
以上月底市场反应火爆的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为例,现象级作品的背后透露了怎样的受众口味?如果把这样的作品推向海外,哪些桥段是海外观众容易接受的,而哪些则需要作调整?一旦把脉跟上后,研究成果就能进一步“反哺”剧目的海外推广。这也就不难理解,学会的共同发起人囊括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剧院、上海作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等一线文艺创作演出机构及高等院校。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谈到,只有结合大量实务案例,从中剖析优势或不足,才有助于文化走出去战略更具操作性和说服力。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学会将有效调动整合社会各界文化资源,为中国文化外交以及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决策依据、智力支持和实证指南。
会上有学者指出,纵观海内外的文化“走出去”,不管是演绎改编传统经典,抑或原创新作,都要不断揣摩并捕捉时代焦点、社会热点、大众视点,这样才能传得开、走得远。比如意大利拍摄改编自托翁《战争与和平》的9集电视连续剧,美国重拍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以及电影版音乐剧《悲惨世界》,无不反响热烈、走俏市场。即便是同一个《天鹅湖》,由马约编舞的蒙特卡罗芭蕾舞团、格林·墨非编舞的悉尼芭蕾舞团、诺伊梅尔编舞的汉堡芭蕾舞团所演绎的不同版本,都离最初1876年柴可夫斯基的原版相去甚远--无论舞美服装,还是故事主题,都各有亮点,但正是种种融入不同语境的国际化表达,才令演出更贴近当下当地的观众审美。
中国演出走到西方舞台上,同样需要考虑能否成功传递作品中的审美趣味。陈圣来回忆起在法国里昂的一次现代国际音乐节上,时任北京华夏民乐团团长的张维良用中国乐器尺八演奏“三笑”,新加坡国乐团音乐总监叶聪指挥民乐队伴奏。演奏前,叶聪用英语解释三笑典故,并配合演出讲述古老乐器的魅力,老外听得津津有味,掌声笑声不断,令现场观众深受感染。
专家认为,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已经很少看到文学戏剧作品还在原封不动地演出。中国经典的主题并非僵死的一成不变概念,它必定随着传播过程做时代性的微调,并渗透了现代化语境和国际元素。比如,《史记》表现了荆轲慷慨悲壮的侠士精神,而在陈凯歌、张艺谋的影视改编中,考虑到海外发行市场的观众不会仅仅满足于某一段中国历史,因而对侠义、名利以及人性的关系作了新的诠释,毕竟西方观众和中国观众的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国际化背景下,引人入胜的讲故事能力,就是一种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需要专业国际文化研究的推动,持续发出“中国好声音”。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