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三体》自出版以来便“俘获”大量粉丝。图为粉丝根据《三体》内容绘制的概念图。
有人质疑原作中思考未来社会的“冷静文字”,无法转换成视听盛宴“热电影”、宏大的科幻场面和人文关怀却很难影视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读者精确到细节的预期与分析,也将成为《三体》影视转码的巨大压力
根据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三体》前天在小兴安岭开机。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之一叶文洁由张静初扮演,她在开拍当日进入剧组。小说《三体》由刘慈欣创作,被誉为中国“硬科幻”作品的扛鼎之作,书中描写了面临外星入侵威胁的地球文明在应变中的种种故事。《三体》第一部曾于去年底在美国上市,并于今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提名。
小说《三体》传出改编电影消息后,获得广泛的关注。但是怎么把思考未来社会的“冷静文字”,转换成视听盛宴“热电影”?有人质疑,电影版虽然让粉丝的想象得以落地,但是原作中宏大的科幻场面和人文关怀却很难影视化。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智商粉丝精确到细节的预期与分析,也将成为《三体》影视转码的巨大压力。
需要用科学想象力补全文字
《三体》原作中几乎没有样貌描写的大反派“三体人”,应该长什么样?这不是特技能解决的问题,考验的是电影人的科学想象力。《三体》电影开拍消息一出,不少原作小说的粉丝就开始“挑刺”。将一部成功的本土科幻文学作品影视化,这是中国电影产业从未面临过的难题。改编者是否有技术能力和科学素养,呈现《三体》的“面子”和“里子”,令许多《三体》的粉丝很担心。
已经公开的《三体》电影一分钟概念预告片中,场景和人物画面都类似于普通页面游戏的画质水平。尽管导演张番番称自己专门花了数年学习绿幕技术,但这段预告片依旧遭遇粗糙而缺乏想象力的诟病。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聂伟告诉记者,《三体》完全具备改编为“硬科幻”电影的条件。“比如一些新技术展示与多维空间的设想,都具有未来感,并且也适合进行大银幕的奇观展示。”
学者表示,除了对技术呈现的担心之外,更让人纠结的是,电影人是否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将小说中一个个精巧的设计影像化。诺兰拍摄《星际穿越》,用了世界顶级物理学家来设计模型,剧中背景中的物理学方程式,也都货真价实。《三体》小说之所以好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框架背景和细节都符合科学原理和推论,若要让电影保留原作中科幻元素的“硬度”,则需要幕后的制作团队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比如“引力波发射器”怎样工作,“水滴探测器”的外形如何设计,降维攻击“二向箔”。这些形象的问题,将最先考验电影人的科学想象力。
如何表现原作对未来的冷静思考
《三体》中创造的科技设备、专业术语,以及巨大的社会细节的描写,让这部小说收获了目前为止最多的科幻迷。影片如何承载这些期待,尤其是那些已经展开的关于人类未来的讨论?
早在传出拍摄电影版《三体》消息前,粉丝们就已经通过社交网站“影像化”这部科幻经典的工程。比起制片方给出的由冯绍峰、吴亦凡、刘烨等热门艺人组成的待选名单,各民间版本的“最强《三体》阵容”似乎更耀眼,资深粉丝甚至对原作中的各种科技设备开展了可行性讨论,甚至已经着手制作。而《三体》中的不少理论法则,也被粉丝进行多维度解读。比如,书中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已经被引用到不少商业领域。
文学性的社会解读,恰恰成了《三体》电影改编更大的难点。新媒体学者魏武挥表示:“文字允许读者有不同的想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电影只有固定的场景、固定的形象,肯定会让不少人的想象落空。”《三体》因为作者用冷静的文字对人性、对社会进行剖析,为这个未来的架空世界投注了深刻的现实寓意。抛开了这个文学内核,电影《三体》无论在技术上多炫目,留给观众的也仅止于一包爆米花的滋味。
更多观众能否看懂剧中的“科幻伦理”
作者刘慈欣本人认为,相对于《星际穿越》中“爱”的主题,《三体》的深沉内涵更难在电影中表现,而这种偏离主流的主题在电影中很难被大众认可。
比起注重视听效果的影视作品,“硬科幻”作品似乎更容易活在粉丝的想象中。美国老牌科幻长篇《沙丘》,就有一套十分精妙的世界构成与科技体系,在粉丝心中,这个讲述“先进科技没法阻止人类退化”的故事早就有了千百种面貌。之后的电影版虽然由经验老到的大卫·林奇指导,却遭“没能展现原作风采”的质疑,知名度远远低于原作。
业内人士认为,电影版《三体》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高端粉丝是否买账,而是如何向一般观众普及其中的“硬科幻”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新的伦理结构、人物结构。电影研究学者李迅表示:“这很可能是一部喜忧参半的电影。”《三体》所涉及到的技术幻想,放在全球“硬科幻”电影中,并不鲜见。从这个角度上讲,《三体》的市场操作带有一个引导性的意义,那就是国产“硬科幻”电影的知识普及与类型普及。
文汇报记者 张祯希 钱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