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日前,“爱丁堡前沿剧展”上海站在英国壁虎剧团的作品《迷失》中落下帷幕。剧展历时8个月,8台世界各地的剧目,从开幕演出纸电影《奥德赛》,到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再到运用大量形体与舞蹈传递剧情的《迷失》,虽说是小制作引进成本不高,但每一部都引发业界的讨论。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通过剧迷的口口相传,拥有令人艳羡的上座率,不错的口碑和反馈,动辄便一票难求,不少业界人士都是自掏腰包前来捧场。看上去应该是越做越好的项目,现实中却是举步维艰。“可能明年特展我们就不来上海了。”爱丁堡前沿剧展制作人袁鸿这句话一出,可能外行人都不相信。
票全卖完了,为何还是难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袁鸿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迷失》两场演出为例,除不可卖出的位置,剧场几乎满座,票房总收入约50万元,票房提成、票务代理大约为7.5万元,两场场租20万元,装台6万元,也就是说,一场演出,剧场方要拿走全部票款的66%,而剩余的票款,才用以保障演员差旅、演出费。
尽管比例惊人,但袁鸿也把这笔买卖称作是“愿打愿挨”:在上海这座文艺大码头,剧场“从来不缺好戏”,竞争激烈决定了市场价格。不过在这之外,他还是期望能为民营项目提供“特别通道”:“能不能降低场租的费用?”“能不能不收低价票的票提?”数千元的让利,对大剧并不是一笔大数目,可是对于一个项目,却可能是一根“救命稻草”。
在贵阳、武汉、深圳等地却得到剧场方的支持,通过补贴以及周边配套政策性支持,已经实现了比当地一般演出票价低,却能有所盈余的情况。而如今,这些盈余成了他贴补上海缺口的主要来源。
场地费用降不下来,为何不提高票价?“不行”,袁鸿对票价问题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为了看我们的戏,剧迷要纠结是不是要从其他的开支中省出这一笔,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培养观众进剧场的习惯,降低大剧院这样艺术场所的门槛,50元到180元,是他看来最合适的“敲门砖”。而今年《迷失》的票价已经不得不提到最高580元,这让他十分懊恼。原来,《迷失》一剧对台深有严格要求,为确保演出的舞台效果而转战“大剧场”,才使得成本飙升。
那么,有没有考虑过与其他剧场合作?在剧场选择上,袁鸿有着自己的坚持,也有选择的无奈。合适的没档期;价格适中的却不符合剧目的舞台要求。而上海大剧院地处城市中心位置,品牌效应之下有成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而这些,对保证剧展品质十分重要。
“高品质”和“低票价”,这两条底线他都不肯放弃,而是最终选择了迂回的方式——压低前期“成本”,这些年来,袁鸿一直是有动车不坐高铁,有转机不坐直飞,工作室只有5个全职工作人员,一个就能hold住一整个城市的演出。听上去是不得已的笨办法,却也是眼下最直接有效的了。
“帮一把”中寻找“自救之路”
“爱丁堡前沿剧展”这样的低票价和高品质的项目,若想走上持续发展,在没有相关政策优惠和剧场扶植的情况下,像现在这样高度依赖票房收入,“自救”必须提上议程。作为剧场方,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徐寅也认为,通过挖掘渠道,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引入第三方的加入,开拓更多的商业合作模式,是未来合作的努力方向。
艰难中,更看得到暖心的力量。
深圳的戏迷为了看戏,专门成立了专项理事会,10位成员每年都会拨出一部分钱,请袁鸿为他们预留剧展所有剧目最好的位置,邀请他们的朋友来看戏。这个模式,似乎类似于众筹网站的“早鸟票”,却是由剧展的粉丝自发组织,甚至还不知道将要上演什么作品,就把最高价的票“包圆儿”了,比“早鸟”,更多了一份对袁鸿、对剧展品质的信任。
同样的,上海一家酒店,因为老板热爱艺术,给了他们最为优惠的演员房费,作为置换,酒店也作为鸣谢单位出现在剧展宣传品上。“互相尊重,对艺术有所了解,并在置换资源时不为难对方”,是剧展目前能够接受的合作方式。
看似是“帮一把”的两件小事,似乎暗含着未来可以探索的商业合作模式。
剧展两年一届,而明年特展等系列活动来不来上海?袁鸿有些纠结——这座城市有着懂戏的好观众,也有最难解决的成本问题。这里,让他又爱又恨。
初心不改,远方不远
见到袁鸿的前一晚,记者看了《迷失》的首演,新奇的表达形式让人看得又累又兴奋。“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作品?”“有观众在交流时直接表示看不懂,你怎么看?”“这样的处理很有意思,但是会不会……?”
“爱丁堡前沿剧展”也不能说每一部都是一流精品,但每每令观众感慨——原来舞台可以这么玩!演出结束,总有观众愿意留下来,与主创分享自己的感受。思想的碰撞有时难免偏执,却足以看出观众对新剧、好剧的渴望。剧展上个月启动的剧评翻译大赛,将纸电影《奥德赛》和《喀布尔安魂曲》这两部剧的国内剧评翻译成英文,当这些或鸿篇、或碎碎念的评论漂洋过海,海外团队也震惊于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准。观众的懂戏、爱戏,便是袁鸿坚持多年最大的鼓励和安慰。
运作一个在多地同时展开的演出项目,总有艰难和想放弃的时刻,袁鸿说:“最难的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你致力行业做出改变,却是鲜有回音。”
表面的平静未必少得了暗流涌动,当越来越多的海外作品来到上海,展现世界先锋艺术的“前沿成果”,像是投入国内戏剧这潭水中的一颗颗石子——当我们还停留在讨论传统的继承与改编分寸比例之时,有人却向前扎扎实实地迈出了一大步,同样是运用有限的舞台表现形式,甚至无须借助多媒体呈现,就玩出了新的花样。而与那些动辄千万元级别制作费的剧目相比,引进一台《迷失》,百万元足矣。
正像袁鸿自己所说,“剧展是对国内戏剧演出市场的一种补充,保持中国观众视野与世界的同步。”观众的审美拓宽了,提高了,才会对戏剧的品质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的意义,似乎远大于带来几台好戏。
保持着简单的信念,用最规范的模式,拥有不错的反馈和响应,却未必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市场之外,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途径,会有更懂戏的人加入进来。
如同前言展策展人水晶的那句话——万水千山,万千风景,只为这一刻,我们在一起。是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