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皮特在剧中扮演久经沙场的“战爸”。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
时隔16年,出了一部号称可以匹敌《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片,你是选择看呢,还是不看——也许是基于这种心理,《狂怒》全国公映4天来票房已高达4386万元,全球票房接近1.4亿美元,渐成一场战争片爱好者的狂欢。
《狂怒》的英文片名叫“Fury”,这是主角“战爸”(布拉德·皮特饰)和他的五人小分队坐的那辆坦克的名字,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影片中坦克戏份的吃重。片中担任主要角色的五辆坦克都是“文物”,剧组不仅从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搬出了现存唯一能开动的德制虎式I型坦克,连四辆谢尔曼M4也是实打实经历过战争的“古董”。导演大卫·艾亚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甚至到了考据癖的地步——为了让每一个细节经得起推敲,制作组专程去柏林寻找上世纪40年代制作的旧衣服,从纽扣到挂钩,全部做到真实还原。
故事情节颇为老套:一个除了“一分钟打60个字”别无所长的新兵诺曼在战争洗礼下成长为杀人“机器”的养成类故事。其实颇有点《拯救大兵瑞恩》中“战争使人变成魔鬼”的味道,区别是影片最后“机器”活了下来并保住了人性,也算突破了十几年间沉重阴冷主题战争片占主导地位的风气。
成长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是“严厉”的父亲角色——“战爸”,手把手逼着善良的诺曼杀人,教他“战争中没有对错,只有你死我活”;二是情感爆发的催化剂——小女朋友的死亡。此处导演也是“良苦用心”,特地安排德国空军飞机放着联军坦克不炸而去轰炸了本国的民房,在最短时间内让情窦初开的诺曼尝到了失爱之痛,由此点燃他内心的“狂怒”,走上修罗道。
纵观整部影片,弥漫着浓浓的硬汉特质,除了配合诺曼罗曼史环节的小女友,也并没有什么算得上主要的女性角色。如果按照“没有两个女性谈论非男性话题的单独镜头就不合格”的贝克德尔测试,这部影片妥妥地要被女权主义唾弃。
但是观影的女性不在少数,这样的逆转不得不归功于影片中那些“熟肉”“鲜肉”们——年过半百的布拉德·皮特真身出镜大秀一身肌肉,扮演了一个对纳粹深恶痛绝,也懂得欣赏生活之美的铁血教头,但是关于他内心的矛盾,影片只是用一个杀人后恐慌症发作,蹲在地上艰难呼吸的镜头一笔带过;从《变形金刚》里的英俊小生一路走来成功转型半熟忧郁男希亚·拉博夫,扮演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炮手“圣人”,他不屑做违背上帝意愿的“坏事”,会握住濒死敌人的手念诵整段主祷文,在影片尾声甚至用经文道出了自己参军的真相,角色的张力和内心的挣扎丝毫不输“战爸”,可以说是台词最少却最为饱满出彩的一个;再有就是扮演“小鲜肉”诺曼的罗根·勒曼,因在《壁花少年》中成功扮演文艺青年一举成为“当红炸子鸡”,望着大银幕上,那对宝蓝色眼眸,清澈的内心世界一览无遗,为后来成为杀人“机器”制造了天然的反转点。
除了“坦克秀”和“型男秀”,可以看出导演还想在好莱坞主旋律式的英雄主义上浓墨重彩一把,但不得不说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影片后半段用了不下半小时的镜头来详细描述“狂怒号五壮士”如何英勇对战300人的党卫军,程度之惨烈明显拉低德军智商。而且,仅凭“战爸”对纳粹的恨,五人一道选择悲壮赴死,这种生拉硬扯般的接续和影片之前种种对未来和希望的期待十分不相称,更像是一种为了英雄主义的自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