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遗产”圣乔治宫体育馆迎来男篮世界杯。CFP
从喧嚣的西班牙广场拾阶而上,眼前的蒙锥克山恍若另一个世界。时隔22年,奥运会时的繁荣景象早已远去,九座曾承载传奇的奥运场馆却始终巍然地矗立在山岗上,俯瞰着海港城市巴塞罗那。这些建筑因奥运会的举办拔地而起,却没有伴随着它的落幕而被遗忘。
圣乔治宫体育馆居于著名的奥运通讯塔西侧,这里曾见证古巴女排的辉煌,如今则是本届男篮世界杯重要的分赛场。近年来,当大型赛事遗留场馆不断沦为政府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它却犹如焕发新生般接连迎接游泳世锦赛等世界级赛事的到来。
蒙锥克山头这些错落有致的顶级场馆不过是“奥运遗产”的一个缩影。从城市产业的悄然转型,到城市精神的成功塑造,奥运会改变了巴塞罗那的命运,为它打造了艺术之城外的另一张“名片”。
多样化运营拒绝“白象”
申奥之初,蒙锥克山不过是巴塞罗那城郊的一座荒凉小山。若非山顶有着眺望全城的最佳视角,几乎不会有人为之驻足。然而,在这座文化遗迹遍布的古城中,这却又是为数不多适合兴建场馆的空地。
大兴土木后,谁来为短暂的繁荣埋单?彼时,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坚定了西班牙政府建造多功能场馆的决心,也催生了珀摩西奥公司的成立。尽管该公司隶属于政府,却被赋予了商业化操作的自由权利,奥运主会场莫祖锡体育场使用权向私人团体的交托正是最好证明。
借着蒙锥克山公路修缮的契机,珀摩西奥公司通过租借、限期买断等多样化的运营方式,避免了场馆空置引发的生存危机。过去这些年,这一综合性场馆不仅曾同时作为当地足球队与橄榄球队的主场,还一度成为滚石、麦当娜等主流艺人在当地开唱时的首选。
据统计,在奥运会结束的10年内,奥运遗留场馆通过举行逾4000场演艺或体育活动维持营运,部分场馆实现盈利。而那些在设计之初曾饱受铺张质疑的奥运村,如今也已被作为商务楼销售,为此后多届奥运会提供了借鉴。
场地开放塑运动精神
狭窄的马路,紧凑的布局,如今的巴塞罗那依然透着些过往小城邦的风貌。但就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却如春笋般迸发出了不少规模袖珍却“五脏俱全”的足球场地,原本就不宽敞的人行道也硬生生地用围栏与红漆,为滑板与自行车辟出了专用车道。
无处不在的运动氛围,成了巴塞罗那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但这并非它最初的模样。上世纪80年代初,在奥运计划开启之前,这片古老的城区内难觅运动设施的踪影,参加体育运动的市民比例刚过三成。得益于当地政府将大量奥运经费投入城市健身设施建设,仅在1992年后,这一数字就已提升到了51%。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越来越多小众运动的兴起,城市的场馆构成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项目。蒙锥克山山脚下一条供行人穿行的拱形隧道中,墙壁四处布满了人造手点,成了当地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圣地;距此不远的围栏内,一片人工植草的橄榄球场定期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不仅丰富了当地人的运动种类,对于这座有着越来越多不同文化背景游客涌入的旅游之都,同样意义非凡。
奥运东风助产业转型
现在的巴塞罗那是旅行者的天堂,但西班牙广场边林立着的那排早已废弃的烟囱,却依然提醒着人们它的过往——这里曾是一座工业之城,终日笼罩的黑烟,与天才设计师高迪在格拉西亚大街上打造的建筑群落之间,始终透着些难以融合的矛盾感。
原本,巴塞罗那政府只是打算借奥运契机打理下污浊不堪的市容,他们将12.5亿美元的奥运经费大部分用在了道路翻修、植被种植,甚至纪念碑的整修上。然而,令西班牙人未曾想到的是,城市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奥运期间大量人潮的涌入,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座焕然一新的工业之城。1993年时,巴塞罗那首度排进全球游客最喜爱目的地的前三位。此后10年内,访客量增长5倍,悄然完成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蒙锥克山紧凑堆叠的奥运场馆建筑群,成了承载奥林匹克文化与记忆的地标建筑。明年,部分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场馆将被改建为主题公园,通过多条公交线路的引入,打造成新的旅游景点。
倘若没有那段奥运会的美好经历,或许如今的巴塞罗那上空依然会黑烟笼罩,又或者依然处在转型的艰难时期。正如曾在当届奥委会工作过的当地社会学者格雷戈里奥所言,“奥运对于巴塞罗那的意义不只是那些新建的建筑,更重要的是促成了这座城市的重生。”
文汇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巴塞罗那9月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