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可以突破二维的平面,书店也可以打破单一的“地面”框架,拓展新的空间。图为读者在一家实体书店中翻阅立体书。
2014年,北京字里行间书店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网络众筹方式募资成功的实体书店,在24小时内众筹100万元。只要找对路径,网络也许能成为实体书店再出发的“新起点”。图为字里行间书店售卖的创意书签。
2014年,地面渠道图书市场出现整体回暖,年销售额达343亿元,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下滑趋势,同比上涨3.26%。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回升幅度尤为突出。(图表数据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提供)
文汇报记者 钱好
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刚刚结束。室外温度还在零度上下徘徊,但会上发布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却令在场的实体书店和出版从业人员深深感到,最冷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
2014年,国内图书零售渠道整体市场增长率达到10%左右,其中地面实体书店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滑坡以后,首次恢复增长。更多的数据表明,线上线下图书销售格局已渐趋稳定,各自市场细分的差异化也更为明显。
这也意味着,只要找准各自定位,书店完全可以在地面和互联网“高架”上并行不悖,并且进一步实现“加速”。未来的图书市场,应该是一个线上线下彼此分工、彼此连通的良性、立体的生态系统,而今天,我们已经能多少窥见它的模样。
实体书店 首次显著整体回暖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批露,2014年,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一改前两年负增长的态势,止跌回稳,增幅达到3.26%。更难得的是,无论在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在大书城、中小书店还是民营书店,都实现了正增长,体现了实体书店一次显著的整体回暖。
其中,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回暖幅度最大,高达7.87%,相较于2013年-6.46%的负增长,可谓一个“180度大逆转”。“进书店买书”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线城市读者热衷并“回归”的生活方式。在各级别城市书店中,大书城以8.11%的增幅,成为最重要的带动力量。
在最近10年来,有近半实体书店纷纷凋敝。久久盘桓不去的“寒潮”,在许多行业内人员心头“冻下”了一块捂不化的坚冰。那么这次振奋人心的整体回暖,究竟是得益于哪些原因?开卷从收集到的数据中分析认为,卖场改造吸引客流、社店结合创新营销活动、书店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效率等多重因素,都是实体书店打开市场的主要原因。
这诸多方面的改进,其实是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摸索多年后总结出的“突围之道”。比如卖场改造,就是走的“混业经营”的路径,并且针对特定的地理位置、顾客喜好,在图书的经营品类和摆放布局上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定位。许多书店更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线上资讯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打破实体店地点固定、辐射半径小的局限。此外,一些书店在服务、管理方面的常年积弊,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线上线下市场 细分差异明显
跟往年相比,这次的图书零售市场报告首次将天猫书城的2000余个网店数据也统计在内,对国内实体店和网店渠道表现进行了全面比对。结果显示,线上与线下的热销图书有很大差异。随着图书市场的细分越发明晰,地面和网络书店的渠道格局已渐趋稳定。
在实体书店渠道,教辅教材依然是码洋(全部图书定价总额)比重最大的细分类,为25.5%,同比增长0.3%,其次是社科、少儿和文学,码洋比重均在10%以上。网络渠道的销售结构则与实体书店拉开了明显的差距,码洋比重最大的类别是社科类,接近30%;少儿、文学和科技在网络渠道所占码洋比重也高于地面书店渠道;而教辅教材的比重则低于10%。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的新书品种数为19.8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这在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被认为是新书出版的理性回落。畅销书依然是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报告显示,2014年上架销售的132万种图书中,销量排名前5%的图书码洋贡献率达到63.53%;在网店渠道中,该贡献率则高达80.55%。《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查理九世(21)》、《之江新语》、《笑猫日记-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位居实体店大众畅销书前三甲,网上书店渠道的前3名则分别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百年孤独》和《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两个渠道的上榜类别与分布基本一致,少儿文学在两个渠道中都是榜单主力,但生活类图书在网店表现更加突出,实体店文学类图书受欢迎程度更高。
行业壁垒 正在被网络消解
许多人认为,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正是被网络购书平台一点点挤占,线上跟线下,也一直“势同水火”。然而,从这次报告的数据来看,一个线上、线下各自细分市场,并行不悖的良性图书生态系统,已经初见端倪。互联网非但不是书店的“穷途末路”,反而正在消解传统图书行业中的层层壁垒,让书店的路越走越宽。
报告显示,2014年的在线零售持续增长,但网商自营业务增速放缓,网店“驻扎”的第三方平台则呈现了一波强劲的增长。天猫图书音像业务总监李波称,天猫书城2014年销售增长率高达68%,而推动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各大主流出版社纷纷加入到线上平台的分销体系,“出版商-经销商-读者”之间的链条被打通,资源和信息的流通速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原先,网上的民营小书店与读者直接接触,但很少有机会跟出版方沟通。接下来,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地面或线上,书店并非只有一条道可以选择,记者在本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遇见的邹斌就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邹斌从2001年,在某高校中开了一家自营书店,经历过门庭若市的短暂高峰,和之后入不敷出的漫长低谷。2005年,他注册开了网店“悦悦图书”,如今已成为某第三方平台年销量排名前五的金牌店铺。同时,校园里那家实体书店也依然开着,在经营书目上与网店各有专攻,拉开差距。“线上线下一起走,路子宽广很多。互联网给了我很多惊喜,但我还是守着实体店不放弃,因为我相信,实体书店的春天迟早会来。”
美国电子书销量出现回落
文汇报记者 钱好
在美国已连续保持3年高增长的电子书销量,2014年前三季度首次出现下跌。这一结果来自于尼尔森图书调查公司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电子书的销量小量下滑。截至第三季度末,美国电子书的市场份额为21%,低于前两季的23%。此外,尼尔森图书调查公司还委托开卷公司,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对外发布《2014英美图书出版业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年,在尼尔森监测的十个区域市场(美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巴西)中,有5个区域市场的纸质书销量同比上升,美国纸质书市场相比2014年增长2.4%。
自从2007年,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面市以来,电子书在美国一直以极快的速度占有市场,以至于有观点认为,纸质书将在不久的将来被取代。然而,电子书急剧扩张的势头近来已逐渐稳定,2013年,其销量增长率就已经从之前的三位数骤降至一位数,2014年更是继续回落,即便Kindle推出新款阅读器,仍无法力挽狂澜。与此同时,纸质书的销量则保持稳步增长。开卷公司首席研究员孙庆国认为,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在美国的市场分布已渐趋平衡,“要说纸书之死,还为时尚早。”
许多人将美国的动向视为全球数字化阅读的风向标。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不应直接用美国的数据来预测中国的阅读趋势。“如果说美国的数字阅读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话,他们电子书占的份额已经达到过30%,而中国才10%都不到,空间还大得佷。”在吉林出版集团网络图书经营公司业务中心负责人周金柱看来,数字阅读是大势所趋,而移动阅读在中国更是出于爆发性增长阶段,出版社未来一定还会加大在电子书业务上的比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2014年公布的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50.1%,首次超过半数。
上月,亚马逊在中国推出新款电子书阅读器KindleVoyage。
执行标准不一,拖了数字出版的后腿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中,纸质图书450万册,电子资源达800万种。在图书采购经费中,电子资源占到了65%。”在上周举行的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表示,“图书馆界已经用购买投票的方式,对出版界的产品形态提出新的要求。”
数字资源建设正被提上日程,不过国内出版界想拿下这块蛋糕却并不容易。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采购数字出版物的经费,80%买的是“洋品牌”。业界人士表示,不是不支持国货,而是眼下执行标准不一,制约了国产数字出版的产业化发展。
数字超纸本
阅读产业“新常态”
有人将2014年称为媒体融合元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网民每人每周上网时间长达26小时。
全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成法传递了这样的信息: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在4.77本,而电子书阅读量已经达到2.48本。如果按照数字出版每年30%的增长速度来看,未来两三年之内,国民数字阅读量便会很快超过纸本阅读量。
这一阅读产业的“新常态”,在推动着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调整资源采购策略,数字资源采购费用占总经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据《图书馆报》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占比目前是42.5%,清华大学是65%,中国人民大学更是超过了70%。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国内老牌出版社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库产品。60余家出版单位“抱团取暖”,参与组建了中国数字出版联盟,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
优势在效能广度
电子书需“标准化”
说到数字化融合的优势,邬书林举了个例子:过去一本图书进到图书馆之后,尽管好的图书馆有较多的复本,但是只要这本书被借走了,其他人都只能等着。数字化之后,同一个资源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设备在同一时间被所有人共同使用。知识传播的范围、效能得到极大提高,知识、信息更加对称地呈现给了全世界的读者。在目睹数字化可喜的传播效能后,业界人士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数字出版的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图书馆认为数字出版产品容量越大越好、书的种类越多越好,把数字产品跟纸质书用一个标准衡量。其实,我们应该制定数据库、电子书的出版标准,从数据库的质量、数量、系统程度、结构化程度、数字化程度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主任毛雅君拿出了调研数据表示支持:“现在有很多出版社都在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出版数字产品,但是各自执行的标准差异很大,不同格式无法兼容。对于图书馆来讲,我们希望能够把更多不同类型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转变的形式
不变的“内容为王”
10年前一篇电子格式的论文,阅读费用为14美元,眼下只卖1.7美元,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成本快速下降,直接提升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出版理念、流程提出更高要求。
业内人士介绍,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出版公司,已经将盈利模式转向为特定读者提供需要的知识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是经济、科技、教学领域,甚至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数字化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使知识生产和传播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邬书林提醒,在国内众多出版社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能让传播形式喧宾夺主。“出版的社会职能是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在数字化条件下,出版的核心工作仍然是知识的鉴别、加工、组织、整理。至于用数字化传播还是传统方式传播,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