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用户可能都知道,如果将iPhone与iPad的操作系统升级到iOS7版本,当把移动设备同步到电脑上时,需要先回答“要信任此电脑吗”,提示是“连接后,您的设置和数据将可以从这台电脑进行访问”,选择“信任”之后方可继续同步。据报道,苹果的新一代操作系统iOS8也将着力隐私保护,包括增加应用程序征用数据通知、启用被公认能较好保护隐私的DuckDuckGo作为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等。
普通用户可能觉得使用苹果已经很有安全感,不过最近iOS取证科学家、安全研究员乔纳森·扎德尔斯基指出所有iOS设备都有“本不应该存在”的“后门”,可能泄露用户隐私,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苹果因此深陷舆论漩涡,一位名为马晨(音译)的华人女性还于7月24日在美国加州圣何塞法院提起诉讼书,起诉苹果手机侵犯用户隐私。该案件将于2015年1月12日开庭审理。原告根据苹果公司手机销售数据,代表1亿手机用户向苹果公司提出集体诉讼。
苹果承认获取用户信息,但为“后门”辩解
“揭秘人”扎德尔斯基日前在纽约的一场黑客大会上说,iOS设备上运行着一些从未公开过的可疑服务,它们可以绕开备份加密等数据保护设置,在设备连接到主机的时候传送大量用户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社交网站和邮件账户、通讯录、已浏览网页、所处位置,甚至键盘输入记录。理论上任何人都能通过和iOS设备同步过的设备获取以上信息。
扎德尔斯基表示,他曾经多次试图就这些服务存在的问题联系苹果,尤其是其CEO蒂姆·库克,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一时全球哗然:苹果一直隐瞒这些服务难道是有什么鬼?收集这些用户隐私信息莫不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局这类机构?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苹果发声明否认“和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合作在任何产品或服务中设置‘后门’”,并在其网站的技术支持板块发布解释称,这些其实是为企业IT部门、开发者和苹果故障报告功能服务的“诊断”工具,而且必须在用户输入个人设定的设备密码和确认在安全设备上同步后才会启动。比如,对于file_relay这项争议服务,苹果承认其确实独立于用户备份,但是“不足以获取设备上所有信息”,且“遵守iOS数据保护”。
但是,如果只是用于“诊断”,这些服务为什么需要“强大”到收集用户那么多隐私信息?很多人对苹果的答复并不信服,而且苹果显然没有否认这些服务会自动启动,没有否认它们能被用于“诊断”以外的目的,也没有否认黑客能够利用这些服务窃取用户隐私信息。
在泄露用户隐私方面,即使苹果无意,有人是否有心就不得而知了。德国《明镜》周刊去年曾通过泄密文件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曾积极研发能使其远程获取iPhone中存储的短信、照片、联系人、位置、语音邮件、视频等内容的软件。苹果后来回应称,没有和任何政府机构合作过,不了解有关研发项目。尽管苹果去年底还和微软、雅虎等公司联名写信给国会,呼吁美国国家安全局立即停止针对公民的大规模监视项目,但是现在仅凭苹果的一面之词就认定其不是国安局“耳目”还为时尚早。
美主流媒体对诉讼案噤声,但科技界在热议
记者发现,对于此次华人用户状告苹果公司侵犯隐私一案,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几乎集体噤声,但数家科技类媒体则均进行报道。
美国计算机专业杂志《SC》和《计算机世界》均对此事作出报道,而科技网站PandoDaily还在报道中附上了详细诉状。一名叫“rbottoms”的网友在此报道后跟帖评论称,“你们正在被监视,政府有个秘密项目,你们随时随地都在被监视,因为我创建了该机器所以我知道怎么回事”“我设计该机器主要是为了监控恐怖行为,但是却可以看到任何人任何事情……”
在科技观察者克里斯·斯托宾看来,“你最不怀疑的公司总是最会掩藏的那个。”他指出,苹果15年前还濒临破产,如今成长为世界领先的零售科技公司,怀疑他们和某些执法机构有暗箱交易不会是空穴来风。
科技新闻记者戈登·凯利在《福布斯》网站上撰文说,有留“后门”嫌疑的不止苹果一家,苹果这次被曝光应该引向是否该给科技界和科技企业“立规矩”的讨论。他写道,如今许多个人数据通过无数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及跟踪方式存储在各种设备中,企业和政府应当以明确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为首要任务,“规矩总有被破坏的时候,但这样的话至少我们就知道底线在哪里了。”
文汇报驻联合国记者 袁博 (联合国8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