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昨天,“嘀嘀”“快的”两家打车软件与本市出租车企业再次“面对面”,和本月11日的那次沟通不同,这次会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3月10日,两家打车软件将率先与强生电调平台对接,3月底前完成和大众、锦江、海博电调平台的对接。
在本市交管部门出台一系列规范打车软件措施之后,技术对接只是将打车软件纳入管理的第一步。业内普遍认为,应对打车软件的“过顶传球”,眼下采取的只是“暂行措施”,交管部门还需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传统监管为何失灵
上海出租车行业在国内素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以往坚持的严格、科学的管理。例如,通过“不打表抓住两次就吊销营运证”等严厉措施,上海出租车行业先后治理了乱收费和拒载等问题;实施按满载率控制出租车数量的管理方法,并将难以保障服务质量的个体出租车控制在总量的6%左右……
然而,面对打车软件的冲击,为何这些以往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会有些失灵?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明艺认为,这是因为打车软件躲过了传统监管中“政府定价、控制牌照、惩罚机制”这“三板斧”。
她分析说,由于打车软件允许给小费,乘客为了在高峰时段叫到车,被迫价外加价,使得打车方式往“竞价制”方向靠拢,政府定价率先被打破;其次是牌照控制,特别在租赁车市场,各类软件正在成为“黑车集散地”,司机不加入出租车公司或租赁车公司,同样可以做生意;至于惩罚机制,近年来出租车市场原有惩罚机制约束力已不断下降,再加上现在APP可以通过改变交易模式,让非法营运变得更难取证。
“以前出租车企业还为‘的哥’交金等,现在不仅这些福利没了,部分企业还卖车,让‘的哥’花10多万元购买车辆四年使用权。司机买断使用权后,除非犯了大错,否则企业不好处理。”陈明艺说,随着行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的哥”这份职业的吸引力越来越低,而缺司机的后果便是企业对司机的管理比以前松懈了。
“过顶传球”带来挑战
如果此次的暂行规定能一一“落地”,相信可以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不过陈明艺认为,为了行业长期良性发展,要尽快形成“堵疏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
“社会公共管理不能再照搬原来的行政监管手段,要结合新技术、新思路,用新的监管模式‘破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包括出租车行业在内的公共管理体系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居民彼此联手便能满足日常诸多需求,类似电调平台这样的传统服务监管平台,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换言之,OTT(“过顶传球”)的生活方式正在冲击原有的公共管理体系。
此外,在谈到如何制定长效措施时,交管部门多次提到“与相关部门合作”,如会同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封杀”不愿合作的软件公司、与交警部门合作推动出租汽车候客站建设等。对此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认为,尽管问题导向原则要求政府部门对新技术运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但这与“解决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并不矛盾,交管部门在与其他部门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挑起重担。
他表示,“加强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整合解决问题需要的各类资源,本身就是推进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