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谢笑添
在文化交流与冲突频繁的美国,敏感的种族问题向来是社会各界都必须牢牢坚守的道德底线,而看似剑拔弩张的竞技体育,则恰恰是促成不同肤色或文化背景族群和谐共处的一剂良药。
作为前总裁,大卫·斯特恩曾将NBA比作“色盲联盟”。事实上,发展至今,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都已将种族主义视作难以宽恕的罪责,去年轰动一时的斯特林种族歧视言论事件正是其中缩影。然而,在致力于消除歧视的同时,能真正做到种族融合的,却或许仅有NFL(美式橄榄球联盟)一家,而这也是如今“超级碗”能让全美国人幸福地相聚在电视屏幕前的重要原因。
截至去年年底,在NFL联盟中的非裔美国人与白种人比例约为2比1,尽管不比十年前近乎完美的1比1,却依然是北美球员种族结构最为均衡的职业联盟。反观作为典型的白人中产阶级运动的棒球,时至如今,MLB(职业棒球联盟)中非裔美国人的比例依旧不足一成。而在白人球员日渐式微的NBA则是另一番不同景象,其非裔美国球员比例高达75%,与人数比例一同衰减的,还有白人球员在球队中的战术地位与话语权——自传奇后卫贾森·基德退役后,白人球员甚至已然成为了角色球员的代名词。
除却较为均衡的人员比例,NFL更伟大的成就在于,这项强调战术配合的团队运动真正将不同肤色的球员团结在了一起。纵观联盟各队,梳理进攻、掌控全局的顶级四分卫多为白人球员,而角卫、外接手等更强调运动天赋的位置则多为非裔球员所把控。不同角色分工,却只为同一座冠军努力。正如本届“超级碗”,当新英格兰爱国者队传奇白人四分卫汤姆·布雷迪传给同队的非裔外接手勒菲尔达阵后全队相拥庆祝的场景一般,温情却又激励人心。望着不同肤色的球员们喜极而泣,收看比赛的观众们或许也会放下原有的芥蒂。
其实,在NFL联盟,类似球员分工格局的形成并非源于外界对不同肤色人群的刻板印象或偏见,而是因人而异、各展所长的最优选择,近年来非裔四分卫数量的不断增加正是对此最好的证明。角色因能力而非肤色而定,不同肤色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与舞台,这大概就是美式橄榄球的魅力所在。其中,既有运动自身强调团队特性的原因,也源于过往那些破冰者的勇敢与决心。
最近的例子就是退役不久的非裔明星四分卫麦克纳布。当初,在他最初崛起时,舆论中不乏对其的不屑与蔑视。前ESPN里姆巴甚至在一次电视直播节目中公开宣称,麦克纳布之所以广受赞誉,不过是因为联盟想要树立黑人四分卫的模范典型。然而不久后,麦克纳布带着并不为人所看好的费城老鹰队闯入“超级碗”决赛,一切非议也自然不攻自破。
对于如今的NFL而言,坚冰其实尚未完全融化。在非裔教练比例缓慢上升的同时,各队管理层却依然呈现出一片白色。不过,随着种族偏见的渐渐淡化,这样的格局也终将改变。毕竟,已有太多人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能力其实与肤色并无关联。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