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应邀在韩国济州岛上的一所大学做客座教授,韩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厚的民风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同源性,说起韩国,不能不从商代的箕子说起,箕子被孔子称为“殷末三仁”之一,与商纣王时期避世远遁、奉行不合作主义的微子和苦谏而死的比干并称。史载:箕子,名胥余,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因纣王无道、骄奢淫逸,残害忠良,箕子曾屡次劝谏纣王,纣王视若罔闻。有人劝箕子就此离去,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箕子“乃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留下了著名的歌辞、琴曲 《箕子操》。纣王见此,以为箕子真疯了,将其囚禁起来。武王灭商建周后,命召公释放箕子,并向箕子问询治国之道,箕子把传自夏禹的 《洪范九畴》 的治国大道传授给了周武王。但箕子不愿作周朝的臣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东渡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之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箕子在朝鲜建立了国家,并教给当地百姓以礼仪田蚕之道,又制“八条之教”,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朝鲜李朝史学家涵虚子是如此讲述这段历史的:“箕子率中国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巫阴阳卜筮之流百工技艺,皆从而往焉。既至朝鲜,言语不通,译而知之,教以诗书。使其知中国礼乐之制,父子君臣之道,五常之礼,教以八条。崇信义,笃儒术,酿成中国之风教,以勿尚兵斗,以德服强暴。邻国皆慕其义而相亲之,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国。故曰:诗书礼乐之邦,仁义之国也,而箕子始之,岂不信哉!”由此,朝鲜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东方君子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誉。
在韩期间,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即是韩国人对其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与温情,这是一种令人动容的人之于先祖先贤的缠绵思慕之情,这种情感不管在大学教授还是在普通民众那里表现得都很明显,它构成了一种民族内在的精神凝聚力。这种民族文化自豪感的产生与韩国近代曾经亡国、沦为日本殖民地因而更要牢牢地抓紧自己的文化之根的自觉意识有关。我初到济州,有一次想去参观当地的“乡校”,看过《左传》 里的 《子产不毁乡校》 的读者应知道,“乡校”一词,起源于周代,是周代的乡民议政之所,也是礼乐教化之地,教人学习做人的乡民学校,这个名字在中国已不常用,在韩国倒是运用广泛,指的就是文庙,即孔庙,其韩语发音与汉语一样。我不认路,问一位韩国的老大姐,她50岁左右,听说我要去“乡校”,非常热情,她见我不懂韩语,怕找不到,就放下自己的事情,带我走了好几道街,把我领到“乡校”的门口,才离开。路上有人给她打手机,她还兴高采烈地告诉人家,有一个中国人要去看“乡校”,她要带我过去,令我非常感动。韩国的“乡校”与中国的文庙的建筑样式基本一样,只是规模稍小一些,也都设有“大成殿”,供奉着孔子等中国圣贤和韩国先贤,济州的乡校是以石头为基础、辅以砖瓦的建筑,风格古朴、庄重。在韩国,“乡校”是仍在使用之中的活的文化活动场所,每到春秋两季在这儿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乡校还专门设有“明伦堂”,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经书教育。
韩国的古籍多是用汉字写成的,1948年韩国废除汉字前汉字应用很广,所以我们参观韩国的古迹时往往会看到刻有汉字的石碑,我在济州就曾看到一块石碑,是谢恩碑,感谢一位明代皇帝在当地遭遇饥荒时,赈灾施粮,救活很多百姓,因此刻碑纪念。韩国的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会专门印一种全是汉字的名片,以示风雅。我认识的一位50岁出头的韩国商人,经营着一家农机产品的商店,生意颇为成功,但其真正的爱好,是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喜欢唐代王维的诗,所以年过半百又考进大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古典文学的硕士学位。我在韩国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经历:一天,我所在大学的曹教授说带我去见一位博学多才的韩国和尚,我有点好奇地随他去了,到了一个非常幽静的山中寺院。和尚年纪不大,40多岁,读过佛学院,的确博学多才,诗文、书法、绘画皆通,也非常健谈。由曹教授做翻译,我和他畅谈了一个下午,从孔子、老庄、佛陀直到海德格尔,我们聊得非常尽兴,只是把做翻译的曹教授累得够呛,说是从没从事过这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结束时,和尚还兴致勃勃地为我写了一幅字:“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语出于宋代的 《五灯会元》。然后我们一起下山吃晚餐,他指着身边的那个小山说,这都属于庙产,山上的果树结的果子随人自由采摘,苹果、柿子、梨子等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时至秋末冬初,夕阳西下,不少果子已经熟透、坠地,来自泥土又复归泥土,静静地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从中正可以悟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禅意。
韩语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语言,引进了大量的汉语、英语的词汇,如果知道这些词的词源,记起来会比较容易。比如,济州一词就来自汉语,中国北宋时就有济州,设在今山东的巨野县,此地名与现在下游已经被黄河吞没的古济水有关。济水曾有其辉煌时代,是 《尔雅》 中所说的江、河、淮、济“四渎”之一,“四渎”指的是四条古代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水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穿越黄河而不混,所以被引申为一种清流、君子之节的象征。大概正是因为围绕济水有着这样一种美好的象征寓意,所以韩国济州人才会以此命名他们的家乡。再如,我们到韩国超市购物,门口总会有一位导购小姐笑容可掬地向你鞠躬问好:“annianghaseiyo”,如果你知道它的汉语词源是:“你安宁吗”,就很容易记住了。我没学过韩语,但为了日常生活需要,也必须学一些常用的韩语,比如坐公交到哪一站下车就得会说,我住在大学里的教授公寓,学生告诉我,这个词很好记,就是:教授apart,前一个词来自汉语,后一个来自英语,合一块就是韩语的教授公寓。大学在市郊山上,要去市里需坐约20分钟的公交车,在去市内的公交车上目睹的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没有忘却。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坐车去市内,车上上来一位60岁左右的老妇人,背着一篓菜,大概要到市内去卖。公交司机也许认识这位老妇人,也许只是同情这位老妇人这么大年纪还要自己出门卖菜,所以堵着车上的投币口,不让老妇人投币,意思是让她免费坐车,但老妇人坚持要投币,结果两个人就在那里推让起来,后来老妇人见争不过司机,自己转身下车,要步行去市内,司机叫她也叫不回头。古人云:“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老妇人庶几近之,她虽然不富有,但她守住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有所不为,这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老妇人做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与古圣先贤“依自不依他”的“大独人格”是一脉相通的,这点就很让我感动。
2016年10月5日天津龙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