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在巴黎书展上,菲利普·毕基耶 (PhilippePicquier) 签约购买了毕飞宇的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2013年首发于《花城》,法文译本是节选) 的法文翻译版权。2016年3月4日,由柯梅燕 (MyriamKryger) 翻译的法译本面世。
这是一本记录作者童年回忆和见闻的集子,一系列的场景和肖像绘制出一幅生动的长卷,勾勒出一个贫困地区虽已逝去却并不算遥远的年代———那是1974年,毕飞宇十岁。
毕飞宇说自己自始至终只写了一个故事:疼痛。他的“堂吉诃德”是这个故事的新乐章。但他又说自己没有打算让读者流泪:虽然很怀旧,虽然回忆有时很可怕,可他的文字却更像是一场精神宣泄,是对过去鬼魅的清算,为的是保存记忆,记住这段还这么切近又已经远去的过往。
2.毕飞宇描写了一个孩子的苦难,这个孩子被迫跟着父母在接二连三的工作调动中不停地搬家,他感到困惑,和故土没有一丝联系,可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故土才是最根本的归属。他从一个村漂到另一个村,从杨家庄到陆王村,又在十一岁那年到了中堡镇。这是作者在楔子中写到的第一件事情,是疼痛的引子。
甚至和家人的联系也断了:他称之为“奶奶”的老妇人原来不是他的亲奶奶,而父亲的姓名竟然也是假的。这两个章节是整部书最为感人的部分。关于奶奶的那一节叫“蚕豆”:她住在陆王村,每当他要离开奶奶回家时,她就给他一把蚕豆,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挨饿,尤其是孩子———关于饥饿,作者在另一章写到了。他走了,上了大学,忘了她;她却没有忘记他,别人在她去世时告诉了他……让人痛心的故事,是一把成了疼痛的蚕豆的故事。
之后,是另一个疼痛,他发现父亲(毕明) 的姓名不是真的,用这个姓氏是为了抹去耻辱,因为他的父亲由于卖大米给日本人而被判了死刑,父亲原本姓“陆”,可就连这个姓也不是他自己的,因为他是个养子。在不断搬家中备感困惑的孩子又被剥夺了确凿的家庭身份。
所以,他曾经戏谑地解释自己为何当了作家:“我一没故乡,二没姓氏,二者都遭逢的人极少。……我只能成为作家,或者诗人,不可能干别的。”
这两章实际上是三节,因为毕飞宇将“父亲的姓名”拆成了两节,并以此为主轴,展开了关于日常生活的章节:衣食住行、我和动物们、玩过的东西、习俗……日常生活的基调是苦难,从中涌现出精彩的篇章,诸如自有一套准则的社会惯例“打孩子”、让他对光痴迷又学会节约的手电筒,还有口袋、或者说缺少口袋更确切,那是贫穷的记号。
3.
文章布局安排精巧,将描写和回忆的章节交替进行,前者是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北生活的个人见证,后者是影响作者人格的内心创伤和悲剧,两者一起构筑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
关于蚕豆,即关于奶奶的文字,属于第一章“分享就快乐”。毕飞宇将自己的创伤记忆淹没在更为普遍的回忆之中,如哺乳、缝纫,这些也是对母亲的致敬。可以说,他没有食言,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计划,坚决不写成戏剧性、情节性强的作品。他努力坚守一种类似纪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但是情感刺穿了字里行间。痛苦隐忍不发,直到“父亲的姓名”那一节;而在最后一部分,痛苦到达了极致:对最后一个人物———陈德荣的追忆,其实是一种忏悔。讲述的是一个揭发的故事,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叫做毕飞宇的孩子揭发了。我们明白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尤其沉重,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会揭发。但是每一次,伤口都不会愈合,把忏悔写出来是一种宣泄和排解,来安抚自己的良知。
总之,我们感到这本书的创作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驱除过去的鬼魅,让自己的灵魂摆脱现在的噩梦。在这个意义上,毕飞宇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在楔子中总结道:“我既不沮丧也不自豪。我很平静。”
据他所说,除了驱除过去,这本书还有另一个目的———为了留给自己一个回忆。
4.在阅读中,有一个问题贯穿始终:这本书是写给谁的? 有一个回答很是吸引人:写给我们西方人的,我们需要了解不甚明朗的过去来更好地体会现在,至少需要了解毕飞宇的过去来更好地感知他的作品。
不过,我们不该低估毕飞宇,个中缘由要更为深刻。自始至终,他都在提及自己的儿子。觉得父亲讨厌的儿子,对他的文字压根儿不感兴趣的儿子,被他问及学校里同学们都喜欢哪些作家的儿子。因为毕飞宇自己是大学教授,而中文和中国文学的教学则是他最关注的事情之一。
因此,这本书首先是写给他的儿子的,写给儿子的同学,写给所有在一个没有记忆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这本书在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所不知道的中国,请记住它……
但该书也是写给作者的同代人的,唤起他们心中的童年和年幼时的梦,那时的他们,都有一点青涩的“堂吉诃德”的影子。
编者附识:
这是法国作家布里吉特·杜赞撰写的毕飞宇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法语版书名为DonQuichottesur1eYangtse,柯梅燕译,菲利普·毕基耶出版社2016年3月版) 一书的书评,杜赞也是当代华文中短篇 小说网站 (http://chinese-shortstories.com/) 的创始人和主编。
布里吉特.杜赞文 黄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