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阅影印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以及相关研究书籍,注意到只出了一本的诗刊《顶点》。这一诗刊1939年7月面世,由著名诗人戴望舒和艾青合编。诗刊大三十二开,六十余页。
早在1936年,戴望舒和艾青在上海时就有交往。这年一月,艾青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10月,戴望舒主编的《新诗》创刊,《新诗》多次刊发了艾青的诗作。1937年,《新诗》出版第十期后毁于日军的炮火。1939年3月,戴望舒在写给艾青的信中,提出希望与艾青合作,办一本全新的诗刊。
在第一期《顶点》,编者表达了创刊初衷,希望“从现在的新诗的现状中更踏进一步。不管我们现在表现的是怎样,我们所望的是把水准尽可能地更提高,使中国新诗有更深远一点的内容,更完善一点的表现方式……”
第一期《顶点》开设四个栏目:“作诗”“译诗”“诗的意见”和“诗人介绍”。
“作诗”部分最引人注意的是艾青的“诗三章”。包括《纵火》《死难者的画像》和《吊楼》。反映的是日军侵略中国,劳苦大众的凄惶苦境。
袁水拍(1916-1982)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是《不能归他们》,这首诗刊发于这期《顶点》。《不能归他们》写一个农民埋葬了被敌人杀害的妻子和孩子,然后离开家乡,他坚信:“我要回来的,这里不能归他们!”
“作诗”栏刊发的番草《竖琴》诗意较浓。番草(1914———2012)原名钟鼎文,安徽舒城人。他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曾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这首诗有如下动人的诗句:“我在沉默中,蛰伏得太久了”,“我觉醒于瓦砾之上,拾起了我的竖琴。”“我要像每一代的歌者那样地,/抱着我的竖琴,/投身于战争的火海里。”
“译诗”栏发表了戴望舒的译诗《西班牙抗战谣曲钞》。通过这些译诗表达译者呼应人民抗战的心声。这组译诗包括七位诗人的八首诗作。如阿莱桑德雷的《就义者》《无名的民军》,阿尔倍谛的《保卫马德里·保卫加达鲁涅》等。
“诗人介绍”栏刊出的文章《一个记忆》,作者马耳即叶君健,这篇文章怀念在西班牙战场倒下的诗人裘连·倍尔。
“诗的意见”栏刊发了两篇论文———艾青《诗的散文美》和徐迟《抒情的放逐》。
《顶点》第一期面世不久,艾青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几种报刊的编辑工作,《顶点》停刊。后来有论者说:《顶点》的出版是很好的起点,可惜只出了一期,这起点就是顶点。
让人感慨的是,《顶点》中刊发的袁水拍的那首诗,是戴望舒托徐迟向袁水拍约稿的。那时的徐迟和袁水拍都爱好诗歌,相与唱和,情谊深厚。但暮年徐迟却与袁水拍反目、断交,备显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