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有条河流,西出新区南北向干流咸塘,进入闵行区后一路向西,经过杜行继续前行,最后汇入黄浦江。这条穿行在浦东新区和闵行区土地上的河流,地图上标注的名称叫姚家浜。
可这条河原名王家浜,这在几部地方志上都有记载,如:“王家浜……从咸塘西流……又西至杜家行(即杜行) 入浦”(清雍正《分建南汇县志》卷之三),这是南汇县从上海县析出后最早记载此河流名的南汇县志。后来,它在上海地图上的名称变成“姚家浜”了。
改名始于何时?为什么改名?现在可能已无法追溯到底了。但我查阅过1959年4月的《上海县地图》(1958年8月西郊区撤销,大部分并入原上海县成新上海县,此为合并后首张新县境图),这条河流已经标注为“姚家浜”了。新编地方志中“姚家浜”名称最早也出现在《南汇县志》(1992年版)中,其他如《上海县志》(1993年版)、《上海地名志》(1998年版)等也都写作“姚家浜”。《闵行区地名志》(2000年版)还特地注明姚家浜“一度用名王家浜”。现属浦江镇的《杜行志》(1991年版) 记载了改名的原因:“本地语王读为yáng,后讹传为‘姚’,故今叫‘姚家浜’。”
那么,“王”可不可以读成yáng音呢?答案是:可以,而且古已有之。
王,当今的读音为wáng,但在徐铉校定的《说文解字》和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读音都不是wáng,而注为“雨方切”,即为yáng,正是王家浜中“王”字读音。从宋初徐铉(916~991年)校定《说文解字》并据孙愐的《唐韵》添加反切算起,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这就告诉我们,yáng音至晚宋朝时就是这样的,这个古音至今保存在上海原松江府方言中,也保留在苏南地区。
这个读音还涉及到上海方言中的文白异读。“文白异读即通常所谓读书音和口语音的不同”(《许宝华汉语研究文集》中华书局版,第116页),浦东当地人把“王”读作yáng,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口语白读音。后来的记录者不知道应写作“王”,又找不到同音字,只有“姚”的读音有点相近,于是,将错就错,地方旧志上记载清楚的“王家浜”就这样变成了“姚家浜”。苏州大学石汝杰教授就苏州地名“王坊”读“旺(yáng)坊”时,曾说过“王、旺”二字的 白读音都是yáng(2014年6月5日新浪“寒寒豆”博客)。而“旺”的白读音在《民国嘉定县续志》卷五中也确有记载:“旺……读曰项切”,读音亦即yáng,正是我们平时的口语读音。这也就好理解了,方言中称有太阳、不下雨为“日头旺”的“旺”,为什么发yáng音了。“旺”字中“日”是形旁,读音yáng 的“王”字做了声旁,“旺”自然也读成yáng 了。
其实,白读音的“王”字浦西也有,我手头至少有五六个都读yáng的地名资料,不只是作河流名称,也出现在村庄名称上。如七宝友谊村七莘路两侧原有个村庄(今华友路处),口语中一直称“×更侬”,“×”的读音就是yáng,写出来便是“王家巷”,村民都姓“王”。
事实上,“王”的这个白读音,在上海老方言中大有“词”在,如对生活中那些类似大王或极蛮横者,口语中一直称之为“王(yáng)”或“王(yáng)头”。蔬果中特别大且模样不正者,如两个茄子、两条黄瓜会结在一起,又特别大,口语中亦称“王(yáng)”。我们从小都是这样说的。但这个读音正在逐渐远去,当今50岁以下的当地人中知道的也已不多。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带有“yáng”读音的王姓村庄已经拆除或正在拆除,原住民动迁后分散居住,这个读音可能最终会消失。
这种方言古音资料堪称活化石,在上海原松江府方言中还有不少,都是研究沪(吴)方言起源、变异等的活资料,我们自应珍惜之。以记载松江府老方言和体现农耕社会特点的《莘庄方言》(2013年学林出版社)“几个特殊的读音”一节中,在记载其他特殊读音的同时,“王”字这个情况也得以记录,还收录了“王”、“王头”等词条。在已出版的上海方言、吴方言著作中,倒是第一次涉及“王”字的这个语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