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莘庄方言》里收录的词语,和我差不多年纪的本地人能听会讲。在我辈份以下的第二代本地人听和说还可以,但词汇量已缩水很多。从我们的第三代开始,基本不会讲本地闲话了,连简单的词语都已不能理解。”昨天下午,在莘庄镇政府举办的《莘庄方言》学术研讨会上,70岁的《莘庄方言》作者褚半农的发言掺着一丝苦涩。
虽是“老话”听来新鲜
学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莘庄方言》是从小生活在莘庄地区的语言学者褚半农写成的50多万字著作,收录词条9400多条、俗谚俚语1000多条、歇后语近200条。
翻阅此书,确有一些今天已不太常用的“老话”扑面而来,例如,“爨(音cuan)粥”,是“吃早饭”的意思。在从前,这是上海西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常用语,而今只有老一辈人还这么说,年轻人当中已鲜有耳闻。再比如,词条“槽头囡”指半大的小孩,俗语“白脚花猫”用来比喻“说谎”,谚谣“捉着馒鲤葱管细,逃脱鳗鲤臂膊粗”打趣的是一种“没有得到的是最好的”心理……对许多人来说,这些“老话”听起来新鲜多于熟稔。
俗谚俚语余温犹在
褚半农说,他心里很明白,有些词语势必随着时代发展而被淘汰,特别是那些形成于农耕社会环境的,与农村、农业以及乡土风俗民情密切相关的方言词语。“因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迅速,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加上普通话的普及,当地大量流传有序的特色词语从此失去了依存的条件和基础”,这是任凭谁都无法挽留的。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莘庄“乡下头”人,褚半农又对这种余温犹在的文明消逝得如此之快感到惋惜。“我想在它们彻底消逝前尽可能记录下来,也算是把一种文明保留下来,不然的话,有很多老词真的要变成谁也不懂的死词,50年、100年后的人们要像考证甲骨文那样对待它们了。”
沪语方言词汇减少
此外,由沪语方言词汇量减少而带来的一系列“异化”和“误读”现象,也让褚半农感到忧虑。
他对记者举例说,上海有一种碎石铺就的马路,近年来经常被言之凿凿写成“弹格路”、“弹硌路”甚至“蛋格路”,实际上应该写成“弹街路”。他指出,“街路”是吴语中“街道”的意思。如今口头语里还使用“街路”的人越来越少,当代人受普通话发音的影响,不仅读音往普通话方向上靠拢,对词语的理解也向普通话词语的结构方式上“潜动”。许多“似是而非”的同音错字现象,就是在语言的“断沟”中产生的。
褚半农说:“我们的第三代掌握的方言词汇量已经比我们这一代人少得太多太多了,所以有些年轻人听不懂他们的祖辈说的话,更无法领略这些‘老话’中的趣味和魅力。我们这些学者记录、保存本地闲话的词汇库,说不定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文汇报首席记者 吴越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