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最后一战,德国对阵阿根廷,开场阿根廷很兴奋,为阿根廷呐喊的我们也很兴奋,后来,德国的攻势强劲起来,而阿根廷在经历一圈换人后,变得涣散,梅西场中驰骋,显得越来越落寞。英雄末路,被大屏幕一特写,令人不忍。不知怎么,我心里就一直想着徐皓峰关于“逝去的武林”的描写。
送走阿根廷,胡乱补了一觉,翻出徐皓峰的《刀背藏身》看,越看越觉得梅西像冷兵器时代的武林人,胸有丘壑,孤掌难鸣。虽然金球奖在身的梅西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民国的武林卢瑟,但是,他身上的确有一种“刀背”气质,让人产生冷艺术不敌热技术的现世感。
《刀背藏身》是罗岗推荐我看的,当时我们一伙人在汉中旅行,大巴穿越万千隧道,两边峰壁叠嶂,一树花一树鸟,一时山一时水,我却被徐皓峰吸引了。少年时代沉迷金庸梁羽生之后,再次被武侠小说吸引,三十年哗啦过去。
徐皓峰的武侠,要是三十年前看,肯定吸引不了我,因为武林杂事多,武艺场面少,武术道理多,武侠业绩少。“北方理念,刀法是防御技,刀背运用重于刀刃,因为人在刀背后。武侠小说是一棱刀背,幸好,有此藏身处。”这样的表达,少年时候都当中场休息。还有,“日本投降后,百元法币值两粒大米,战前百元可买两头耕牛。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取代法币,一元等于三百万法币。”此类的物质生活描写,以前也不会上心。但是,今天来看,正是这一手武一手文夯实了徐皓峰的江湖,而从这两个扎扎实实的世界起家,徐皓峰的创作谈立马剑指当下,比如,他说,“武侠的魅力之一,是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
贾樟柯想表现中国的残侠,真应该找徐皓峰写故事。徐笔下的武林飘零人,常常并没有像样的生活,但最后,总能凭着中国人的朴素伦理,以侠士的方式至死一跃,虽然落花流水好像没有一点作为,但用他编剧的《一代宗师》台词来说,就是“拼一口气,点一盏灯”。而徐皓峰的武林,也至此告别了金庸梁羽生的壮阔江湖,那些为了余生不用鄙视自己,选择奋勇赴死的一介武人,成为当下中国人的对照镜。徐皓峰本人的文化抱负,亦显山露水。
最近,网上在传徐皓峰推荐的12部电影片单,既有黑泽明的《影子武士》,也有昆丁的《低俗小说》,有崔嵬的《红旗谱》,水华的《革命家庭》,也有胡金铨的《空山灵雨》,还有《乡愁》《剃刀边缘》,以及《教父2》。这个片单真心不错,唯一让我感觉有点遗憾的是,徐老师推荐了《教父2》而不是《教父1》。由此,回想我的徐皓峰阅读感受,我唯一的不满足,好像跟对《教父2》的不满一样,感情生活多了点,这让他笔下的武林人物一上场就被一种脆弱感笼罩。
这个,大约也是我看梅西特写时的感受。刀背藏身的武艺,跟梅西的球艺一样,太艺术了。而艺术,终究不属于我们这个粗糙的时代。
文/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