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希
网络剧《法医秦明》播出5天便点击过5000万,成为当下最火的网络剧之一,该剧的“重口味”几乎成了唯一的标签。剧中展现了剥皮、炸尸、抛尸等情节,这些对尸骨与血腥画面的特写甚至成为该剧的卖点,不少网络自媒体称其为“减肥神剧”。
《法医秦明》改编自专业法医秦明所写的刑侦小说系列。全剧以法医秦明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与法医助理李大宝、刑警队大队长林涛组成的3人组合屡破要案的故事。剧中秦明让“尸体说话”的强大法医学专业能力,成了每起案件侦破的最关键力量。
于是,血腥的尸体成为镜头焦点,“死人”出演了无数重头戏。在第一个案件中,心理变态的凶手将一对小夫妻杀害,并且进行烹尸、分尸,对尸体惨状的展现完全没有顾忌。
对令人发指的“重口味”场景,主创团队的解释却是“真实还原了法医这个多少有些神秘的职业”。点赞的网友认为:“确实很真实。别说是钻下水道、捞泔水,连化粪池都捞过。一些案发现场的血腥程度相比剧中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也有许多观众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有评论家尖锐地质问:影视作品如此大尺度地展现血腥场面真的没有问题吗?
显然不是。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现实主义作品需要在忠于现实的同时,考虑观众的接受度与社会的影响力。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必须对现实有所提炼有所取舍,不能将所有的丑陋一股脑扔给观众。”也有评论家提出,生活真实并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真实,在处理法医题材作品时,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局部镜头与写意手法兼顾观众的接受度。艺术固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是创作的准绳。凸显放大恶心、丑陋、阴森的画面,难免有博眼球、炒话题的嫌疑,对市场审美培育没有一点益处。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专家提醒,网络剧观看人群中,学生占比超50%,16岁到25岁的人群占到72.09%。面对这样的收视群体,网剧创作者们又岂能以唯真实论来掩盖创作导向上的低俗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