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崇尚自然”是以遮诠的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表达,那么“体证生生”与“德性实践”则是以表诠的形式对中华文化的把握。而相对于“德性实践”,在汤一介先生的诠释体系中,“体证生生”更强调人对上天之德的体验、承当。依照这一逻辑,就不难理解汤先生在这一节为什么重点强调了“天人合一”之“合”之工夫了。
余敦康先生认为:“《易传》根据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包容原则,把儒道两家的思想整合为一个新型的世界观。”与一些学者要么将《易传》理解为道家作品要么理解为儒家作品不同,余先生的看法更加公允、平实和中肯。《易传》讲“生生之谓易”,“生生”就是“生生不息”。在《易传》的作者看来,易道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如此一来,体证生生讲的就是体察到这个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来积极地谋划与行动。实际上这正是汤先生的基本思路。他认为,在“生生不息”这一观念上,“由于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而相对地忽视了‘天道’是一刚健之大流行,忽视了人应不断发展自己这一方面。”(第156页)就是说,与道家单向度地强调顺应、因任自然法则不同,《易传》中理解的“天道”与“自然”是一个刚健有为的存在场域,相应地,人应当最大程度地体认到宇宙的这一特性,进而自强不息地构建人的意义世界。
冯友兰
《郭店楚简·语丛一》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乾卦·文言》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汤先生将这种人领会天道以求与天“合德”或“同德”的思想诠释为具有“天人合一”的意义。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在儒家学者看来,人的成就与境界的获得离不开自身的事为。汤先生说:“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天’(自然)成为一和谐的整体。要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要靠人的努力。”(第157页)在其“论天人合一”一文中,汤先生更加系统地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表达着‘人’与‘天’有着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而且在‘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第124页)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在汤先生整个哲学体系中,其“天人合一”的理念有两层,我们姑且可以将这两层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表述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广义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说人在体认、遵循天道运行法则的前提下,赋予天道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并依此积极谋求成己成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也正是在这种广义的理论基础上,汤先生思考儒家思想中的真善美问题时分别将真善美对应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认为三者虽是并列的,但后两种“合一”都可以根据“天人合一”推论出来。他说:“从儒家哲学的总体上看,可以说‘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是从‘天人合一’派生出来的。‘知行合一’无非是要求人们既要知‘天道’‘人道’,又要行‘天道’‘人道’,而‘人道’本于‘天道’,故实知且行‘天道’即可。‘情景合一’无非是要求人们以其思想感情再现天道造化之工,故亦是‘天人合一’之表现。”(第98页)另外,其狭义的“天人合一”思想即其将它与后两个“合一”并列时所论“‘天人合一’是讨论‘真’的问题。”(第89页)汤先生认为真善美也可以对应人的知情意。如此一来,“真”的问题表述的是人的“‘知’的方面”。总而言之,对于“天人合一”,无论就其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意义,都要突出其“知”“合”的思想。究极言之,这个“知”“合”的工夫就是“体”“证”的实践,而天人合一的旨归即在于人通过具体行动来体现其“同于天”之生生不息的德性。
作者:张国新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