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走向大众时,也要保持哲学品格①
——访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
“美学”、“美育”正成为关键热词和潮流趋势,占据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最近3年,我国每年博物馆参观人次增量都在1亿左右;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有4成中国游客参观了博物馆。国人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也并未止步于国门:过去一年,作为全世界游客量最高的美术馆法国卢浮宫,中国游客在海外游客的占比中位列世界第二……对此,学界将如何看待和回应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
今天的中国已处于向“日常生活审美化”加速靠拢的跑道上
文汇报:美学在今天已经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潮流趋势。您如何看待这种“美学热”?
朱立元:老百姓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尤其是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群众性的审美活动和美育活动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比如出境旅游。都说中国人有钱了,出国是为了购物,但这只是一个侧面——许多人选择到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旅游,其中就包含着很多审美的成分,包括自然、艺术以及文化的审美。旅游只是其中一例,还有每年的艺术节、电影节、戏剧节等等,活动非常频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今国人的眼界开阔了很多,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思议的。
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我看来,“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有大量内容是属于审美层面的,因为审美活动不仅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种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因素。
文汇报:如果借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说法来形容当下的“美学热”,您觉得是否妥当?
朱立元: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从国外译介而来,由费瑟斯通、韦尔施等人提出,我国一些新锐学者引进和发挥。对此最初我也是不赞同的,因为我认为当时的国情还不适合作这样的概括,部分中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也并不完整。西方的背景和中国不同,中国还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当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还在为谋生而烦恼的时候,一些学者把茶馆、咖啡馆、健身房、街心花园等等一系列高档的消费都纳入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我是不赞成的。尽管我当初对此持批评态度,但我也觉得这些前沿的学者有一种敏锐的预见,因为他们强调人的感性生活,主张生活不能太理性化、刻板化和同一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整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来看,日常审美生活化在今天的中国虽然仍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但我感到已经是在加速靠拢的跑道上,而且覆盖的面也更广。这个现实的变化是非常深刻的,需要我们理论界引起重视。所以现在有学者提出,当前美学应该实行“生活转向”,应该建构“生活美学”,我很赞成。美学理论要跟上并且回应现实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美学才能接地气,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