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走向大众时,也要保持哲学品格③
——访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
文汇报:美学理论在走向生活,变得更接地气的同时,如何避免出现美学的泛化现象?
朱立元:过去美学界有这样一种批评的声音,认为生活美学的关注点太现实了,这意味着美学在走下坡路。我是不认同的,我相信生活美学的理论建构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但是,过于具体、琐碎的消费生活,也不太适合拿到美学的范围里。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有过一种美学泛化现象,什么都挂上美学的标签,比如经常讲化妆美学、装修居家美学、商品推销美学,甚至还有所谓厕所美学,如此等等。其实,并没有真正在讲美学。这种美学的泛化至今仍然存在,特别表现在把生活中偏重于物质性、消遣性、感官性、享乐性、技能性等纯粹消费性活动(比如购物),都不加分析、一股脑儿地纳入审美活动之中,看成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要表现。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的整个生活的境地”,“艺术和娱乐与日常生活混而为一”,“商业活力和美学感觉”混为一谈。
文汇报:“生活美学”这个概念本身也正在被消费,成为商品的标签。
朱立元:是的,这也在提醒我们需要警惕,美学的概念很容易被消费主义所绑架。今天要建构生活美学,也要保留形而上学的这一面,要有哲学的根基。不要把它变成一种纯粹消费主义的噱头,仅仅只是在消费层面做一些美学的解释或审美的分析。我非常赞同蒋孔阳先生批评美学泛化现象时说过的一句话, “美学要保持哲学的品格”。一方面,美学要通向实践,通向人民大众,走出美学家的课堂;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降低到一种完全实践性的东西,美学还是要保持哲学的、理论的品格。我们既要高扬感性生命,不能将其扼杀在僵化的理性中;但也要注重提升它的层次,如果只是停留在较低的层面,那就不是审美,不是美学了。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