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在走向大众时,也要保持哲学品格②
——访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
中国当代美学也参与了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新潮
文汇报:您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如何解读美学的这种“生活转向”的?
朱立元: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当代美学出现多元展开的新局面下,我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实践是人的最基本存在方式,这种实践是包括艺术和审美活动在内的。我的本意,是希望我们的美学理论能够走向实践,而不仅仅作理论上的推演。实践存在论美学强调,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美”和“美感”都不是现成存在、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形成和展开过程中、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我们研究美学,不应局限于孤立地研究美的固定本质或者美感的固定本质,而是要研究人和世界之间动态的审美关系。这个审美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觉得实践存在论美学与现在“生活转向”的趋势也是吻合的。这个实践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是物质劳动。况且现在的劳动和过去也不一样了,许多都是精神劳动和脑力劳动,这意味着它会和人的精神活动越来越紧密。在美学理论上,“生活转向”的出现是适时的。当代西方美学突破了单纯聚焦于艺术的局限,开始转向了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关注,掀起了“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新潮,而中国当代美学界也参与到了这一进程中,或者说与这一新潮遥相呼应。
文汇报:实用主义美学的领军人物舒斯特曼曾提到,作为生活美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实用主义传统与中国文化具有明晰的同构性。您怎么看?
朱立元:我不太赞成他的“同构性”这一提法,从我和他的交流来看,他很热爱中国,希望从中国文化吸取营养,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隔阂,还是雾里看花,终究隔了一层。提“同构性”,他是很希望找到一些共同性,但我觉得还是存在争议。不过这是个好现象,从他愿意接受中国的影响来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生命力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夸大这种影响。不过我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今后这个势头会逐渐增长。
但是,中西方美学思想之间的碰撞和交流肯定是存在的,我现在比较欣赏的是从“文明互鉴”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有学者批评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我一直不同意。百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文论传统和美学传统,这是依托古代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现代转化的结果。这个过程与借鉴西方美学密不可分、几乎同步,但仅仅把这个过程说成是对西方的借鉴,就很片面了。尽管当时朱光潜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阐释对象和目的是中国,他们对中国文化是知根知底的,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看,这些都是文明互鉴过程中的一种方式。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