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征
最近,华东师大进行了一次“文化大抢救”,追访了该校近37位年逾八旬的知名学者,并整理出版了《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一书。这批学者中,既有卓越的学术大家,也有锐意进取的教育教学改革者。其中多位大师已经年过百岁,还有5位不久前刚刚去世。
日前,多位华东师大的知名学者出席了这本新书的首发仪式,回忆了自己的求学成长之路。三位“90后”学者——94岁的陈吉余院士,96岁的钱谷融教授和95岁的刘衍文教授,都积极为今天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发展建言。
陈吉余:文理兼修,学生需有自由读书的时间
94岁的陈吉余院士是中国河口海岸学科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早年在浙江大学求学时,陈吉余读的是史地系,属于文学院。他在一年级学的主要是谭其骧教的《中国通史》,其他如大学国文、大学英语、数学微积分也都是必修课,“我们那时候是学分制,134个学分毕业。那时我学有余力,只要有课我都上,像《文字学》、《论语》这些,另外还去啃《经济学》,学习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就这样,我还是有时间,于是又到图书馆去看书,如《荀子》、《韩非子》或《资本论》,看不懂也要看。到二年级以后,才学了地学方面的东西。那时候,我时间也还有空余,就借了很多图书馆的书看。我学习了《地貌学》、《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然后到四年级时我课没法选了,老师就给我一个人专门开了门《矿产地质学》。”
此外,陈吉余还选了《物理学》、《生物学》等课程,“理科的东西我学得还挺多,也比较扎实。后来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搞海岸地貌调查。1950年我在浙大做助教,带着学生去黄坛口水电站考察,这个水电站的建设,从坝址地质到坝下灌溉,十个报告中我一个人写了六个。你不要看我大学史地系毕业,拿起铁锤罗盘我可以做地质工作,上了船我可以做水文工作!我感觉,现在大学给学生填得太满,学生时间被安排死了,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陈吉余希望他们多读些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要认为这些书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就不用读。知识是不分专业的,会对你潜移默化地起到作用。”他还建议,学校也应该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方面发展,因为“专”是建立在“博”的基础上的。
钱谷融:毫无爱好就不可能有成就
以提出“文学是人学”而轰动文艺理论界的钱谷融教授今年已96岁高龄。他说,自己任教时招研究生有一个习惯,就是一定要考作文。他解释说,作文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最见才情的——一个人有没有培养前途,以及他的信仰和守则,是可以从作文上表现出来。“我的目的是发现他们的潜力,即‘灵机’。当然一个论点要站得住脚,一定要求真,在求真的基础上再求深、求精。为人一定要正直诚恳,学术的看法则未必求同。”
今天的大学生、中学生该如何写作文、做学问?钱谷融教授的回答是:要说自己的话,不能还没有理解就把别人的话拿来讲,要有自己的见地,不要人云亦云,“一个人要有真性情,要有真爱好,要肯把整个生命扑上去,那么就必然能有所成就。不深入,就很难有成就。要深入,就要爱好,不爱好就深入不了。没有爱好也要培养爱好,如果毫无爱好,就不可能有成就。”
刘衍文:不管读什么专业
都请浏览一下中国哲学史
今年95岁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刘衍文也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宝贵建议:应多方面发展,无论是哪个专业的,都要懂一点中国哲学,至少要在课外浏览一下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很玄妙,这一切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刘衍文还认为,教师素质和教材质量很容易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编选教材非常重要,应当引起重视。解放前,刘衍文曾在新群中学做语文教师,当时拿到教材一看,第一册第一篇竟是《易经》,接下来就是《道德经》,“高一就教这些内容,对学生联系写作和开拓思路有什么作用?真正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思维的。”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