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未明,舆论压力已至 维护学术氛围亟需制度发力
最近几年的两院院士增选,比起新当选的院士,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恐怕是那些恰逢在增选年被曝光学术造假、惹上学术是非的院士以及院士候选人。不得不说,这是国内学术界的一大畸象。
撇开举报人的动机,无论是有资格申报院士的知名学者还是两院院士,位列学术金字塔顶端的科研精英一旦涉及学术不端指控或学术腐败,科研机构的学术审查机制能否自动激活并有效运作——可以说,公众对于学术公案的兴趣,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学术审查监督体系本身的关注。
学术审查要“结果正确”也要公信力
2013年11月8日,王正敏院士昔日的学生、助手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院士头衔。
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时证实,早在2012年2月,王宇澄已经开始对王正敏相关问题的举报,比如举报王正敏涉嫌“博士学位造假”以及“一稿两投”等问题。
对此,该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作了多次深入调查,并于2013年8月19日对社会公布了《关于举报我校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院士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报告》。
据校方了解,在11月8日之前,王宇澄已向中科院举报,而学校在收到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要求核实对王正敏院士有关举报内容的要求后,于2013年9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回函中科院。针对王宇澄最近的一次举报,复旦又启动了复查程序。
接到针对校内学者的举报,校学术委员会随即启动调查——虽然复旦方面态度积极,公开了相关调查报道,但记者在采访时,仍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的声音和见解。
“有名的学者包括两院院士,通常会助长学校的威望,还可能为学校拉来一些项目。而一旦名家涉嫌学术腐败事件,名誉扫地,学校声誉也会受到影响。”一位沪上学者认为,王正敏院士和复旦校方的关系可视作利益相关方,因此,尽管复旦启动数次学术审查,也聘请了校外专家,但“毕竟是自家人查自家人,哪怕学校最后的审查结果是正确的,公信力还是缺了点。”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终身教授、地质学家嵇少丞也持类似看法。他认为,中科院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团体,必然具有独立、公正组织调查的能力与资源。所以,中科院应独立组织调查,“因为如果院士所在单位搞包庇,最后背黑锅还是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