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忧思】
科研成果鉴定,媒体过度介入“不恰当”
截至记者发稿,中科院尚未对王正敏团队的国产人工耳蜗技术成果作出最终鉴定。不过,有业内人士预测,依据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国产人工耳蜗应该不存在“克隆”国外同类产品或“高仿”、“山寨”一说,否则,外国公司早就可以诉诸法律途径。
2001年,澳大利亚副总领事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向王正敏颁发奖状和水晶奖牌,感谢他与澳大利亚合作在中国成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奖状称王正敏是“聋残者心声大使”。
由王正敏领衔的《人工耳蜗基础研究、研制和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病理生理机制、国产人工耳蜗制作、手术技能以及听觉语言等多领域的独创性工作,是该项目摘获本市科技大奖的重要原因。比如,国产人工耳蜗具有独特的言语处理和编码策略,语音信号的提取适合汉语语调特征。再如,该项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耳显微外科训练基地,建立国内第一部人工耳蜗工作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指出,除了获得各种奖项和专利外,国产人工耳蜗的成果不容置疑,更重要的一个证明是它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2011年,国产REZ-I型人工耳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内第一个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书。闻玉梅指出一点:对一项科研成果的鉴定,国家有一些基本的鉴定和审查制度,应该是制度说了算,而不是媒体说了算。
在记者就国产人工耳蜗涉嫌“克隆”国外耳蜗一事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直言,由于他本人对于人工耳蜗技术不了解,不便多作评论,但就目前披露的信息,“部分媒体的过度介入显然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