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舞台不能只讲究唱,从角色塑造、音乐配置到舞美呈现都要讲究,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昨天,2021第二届上海沪剧月培训交流活动在沪举行,沪剧名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受邀开讲,她鼓励各家民营沪剧团“掌门人”坚持做原创,为沪剧积累新创剧目,“百花齐放才是春,要形成自己的院团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
上海市文旅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共有文艺表演团体449家,其中国有文艺院团31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418家,其中沪剧门类更是“一骑绝尘”,总数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他们扎根民间,用“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动人故事,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自9月7日开幕,为期一个半月的“第二届上海沪剧展演月”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沪上10家民营沪剧团的19部精品剧目,集中演出超过100场,演出足迹遍布市区远郊和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和南汇“五大新城”。节目单上,不仅有《芦荡火种》《江姐》《大雷雨》等经典老戏,更有一批讲述红色故事、时代故事的原创新剧目。
文慧沪剧团的《早春》展现革命者柔石从彷徨到坚定的心路历程。新东苑沪剧团的《飞越七号桥》取材上海抗战历史,讲述爱国女商人的传奇人生。《石榴红了》聚焦奉贤公交车票务员汤晓红的感人真情,她用六年呵护守候,最终换来植物人丈夫的苏醒……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上海戏剧学院戴平如是感叹道。近年来,上海民营沪剧团艺术水准突飞猛进,他们不再是业余“票友队”,而是一支支来自民间、扎根民间的职业院团。“从单纯地唱传统戏、演绎传统流派到求新求变,做新时代的题材;从单纯地讲故事到注重塑造人物,”编剧余雍和说,“民营沪剧团对沪剧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很多沪剧团日渐式微,但这个火种一直都在,今天,沪剧已经成为了上海文化的重要力量。
交流会上,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马上,上海优秀的民营沪剧团就要带着他们的新作开启长三角演出了,“《芦荡火种》到太仓,《飞越七号桥》到南通,《早春》到柔石故乡……回到故事的发生地,意义非凡。”
连续两年推出“沪剧月”,市演协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人才资源流动,创作更多市场条件,帮助沪剧“出人出戏”。提前孵化,让《飞越七号桥》等作品在剧本阶段,就得到了专家评委“智囊团”的指点和帮助,少走弯路。新东苑沪剧团团长沈慧琴带领团队认真听取意见,历经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打磨,最终打造了一台深受观众喜爱的佳作。
从每一年的展演中更能发现“潜力股”,今年,沪林沪剧团的原创话剧《永生花》跃入了大众和评委们的视野。故事讲述了当代社会一对身患绝症的陌生男女,一个为了崇高的事业努力求生,一个为了尽孝而放弃求生,两人共同签署了一份无法公开的婚前协议。本应形同交易的虚假婚姻,在生死的不断转换间走向涅槃。故事一波三折,情感真实动人,看哭了很多人。
勤苑沪剧团的《51把钥匙》虽然没有出现在今年展演中,但也仍然被“惦记”着。评委们鼓励团长王勤要继续用心把它打磨好。故事讲述了一位社区医生,身边常年带着51户老人交给他的房门钥匙,“这可能是全中国第一个题材描写社区医生的题材,传递者浓浓的关爱和信任。这样的题材,不要放弃!”现实主义题材是本乡本土的沪剧,最好的土壤。专家们表示,希望更多讴歌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作品,能出现在沪剧舞台上。
沪剧,已成为上海演艺大世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袁雪芬老师曾对我说,唱腔是演员唱出来的,不是作曲家写出来的。”评委蔡正鹤说,希望上海沪剧再接再厉,涌现更多新流派,新表达,出戏出人,在舞台上继续传递美,让沪剧的魅力永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断迈向职业化、专业化、精品化的上海民营沪剧团,近年来成绩骄人,已经成为戏曲市场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茅善玉说,“舞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国有院团和民营院团的共同努力,让沪剧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让沪剧艺术再攀高峰,需要我们肩负使命,再接再励。”
作者:童薇菁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