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落下》是一部在文体上很难归类的作品——一位老师和学生的34封来往书信和相互对话,构成了70余万字小说在叙述上的行进动力。故事主角是罹患舌癌的女子,她通过书信和日记方式,倾诉自己与绝症斗争的艰难历程。心与心的交流,在人生层面畅谈活着的意义,超脱了死亡,战胜了恐惧。作品沉郁中饱含昂扬的力量,催人向上,教人向善,呈现出“文学与心灵的复调之旅”。
“写作最初的秘诀就是和读者一起成长。后来有了非常强的愿望,就是关注世界的需要。我的父亲、弟弟都是得癌症去世的,那种感同身受的疼痛,让我觉得一定要写这样一本书。”作家、文化学者雪漠《爱不落下》新近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推出,作者感慨:面对病痛,困境中的人需要用文学的形式抚慰灵魂,这也是一种大爱。
《爱不落下》是雪漠创作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也是其首部书信体长篇。作品对爱的诉说与聆听,以一封封来往书信的形式徐徐展开,这种全知视角以“我”的亲眼见闻勾勒出爱的世间百态的创作方式,让读者对主人公的爱恨情愁感同身受。在评论家胡平看来,书中几乎所有对话都涉及人生价值和面对死亡的终级对话,“当代一些小说是形而下的,雪漠这种形而上的创作,对于文学来讲仍不可或缺,这也是作品感染力的主要来源。文学不仅仅反映时代的表现,也要深入发掘人类内心的精神。”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灵,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在《爱不落下》里,两个灵魂坦诚交流,细致入微,创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从诸多方面改变了生活方式,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生命健康的意义。此时,文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值得深思和探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表示:作为有关生命健康文化的小说,《爱不落下》传递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让更多人看到希望之光——“给世界一轮生命的太阳,让读到的人不再害怕改变,不要被内心的苦痛窒息,不被疾病埋没了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要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人类的智慧。”
“我们一般说‘未知生,焉知死’,也有人提出‘未知死,焉知生’。生命有限度的意义恰恰从中产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祝晓风看来,《爱不落下》探讨了光明和黑暗、爱和死亡两个相对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研究话题。
作为在西部文学、传统文化等多个面向不断耕耘的作家、学者,雪漠的写作相当多元。他被誉为“中国西部文学扛鼎之作”的早期作品“大漠三部曲”含《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描绘了西部农民生命力的坚韧,结构致密,触及人类内在精神、人与自然等,内涵深厚。后转向文化经典研究,先后有“雪煮道德经系列”、《雪漠智慧课程(上、下)》等推出,他曾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等,连续五次获敦煌文艺奖。
文学创作中如何体现作品的辨识度?评论家梁鸿鹰认为,雪漠的创作辨识度体现在一是西部生活的厚重、雄浑、开阔,饱含阳刚之气;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平民生活广度;从中国文化的根脉中,遵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德里达曾说,文学是奇怪的建制。我觉得雪漠发明了自己的文体,《西夏咒》已是一种创新,《爱不落下》又是一个发明。”评论家陈晓明表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评价:“雪漠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小说家,观察他的创作序列,他对自我的设定里,写作与研究、虚构与非虚构,交织成有弹性的书写空间结构。”
作者:许旸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宣晶
图片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