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时代3》开设了弹幕场,观众现场拍摄的照片。观众的吐槽汇总在同一块银幕上,形成交互,陌生人之间也彼此联通。
■文汇报记者 傅盛裕
无论如何,市场已经难以抵挡弹幕挺进银幕的势头,全国多家院线都加设弹幕专场,迎接可期的吐槽狂欢
《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绣春刀》和《小时代3》一周内相继放映弹幕场。二次元世界终于在芸芸众生的注视下显形了。
电视剧播到第四集,忽然引进弹幕。这种突发奇想在今天,倒显出些见怪不怪的意味。被网友称作“逗笑神剧”的《妻妾成群》日前宣布,自第四集起,通过视频软件播放可打开弹幕按钮。就在上个月,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站)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更早之前,即便典型的影院观众对电影营销的新手段颇为不屑,好歹也知道了“旦暮”,不会再提出什么是“檀木”的问题。对戴着“亚文化”大帽子的年轻人来说,看片时的偏好,也眼观银幕手搓弹幕。
当然,传统放映的坚持者大有人在。唱衰算是客气,言重一些的直言弹幕无异于毁灭电影。可从现实而言,部分舆论的“严防死守”难以抵挡弹幕挺进银幕的势头,全国多家院线都加设弹幕专场,迎接可期的吐槽狂欢。
某种程度上,弹幕电影是一个契机,让传统的影院场景和新兴的弹幕视频连接在一起。在这背后,与其说是主流与“亚文化”的交汇,毋宁说是影视剧领域社交关系的再造。
歌里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或许这一次,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将通过弹幕架起一道终结孤单的桥梁。
脂批《红楼梦》堪称弹幕“前驱”
究竟什么是弹幕?当视频播放到固定的场景,每位屏幕后的用户有感而发,输入评论,各种颜色、大小的字体即刻就能从屏幕上“呼啸”而过。举个例子,每当俊男靓女出镜,通常满眼都是“舔屏”。一旦涉及剧情的高潮,又会有看过的用户提醒“前方高能预警”。“2333333”象征性的捶地大笑,也早已从猫扑论坛转战互联网的角角落落。
这些还只是表象。究其根本,弹幕是对原始文本的再创造。从这条线索出发,弹幕的前世早已在人类文明中扎下根系。
罗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其中暗藏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密码。但这块石碑的断面上,还刻有一段英文:“1801,英国军队获于埃及。”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不仅标示出文物流落辗转的迷踪,同样也堪称一段弹幕。
类似的例子,名家字画卷末的藏家题签、脂批《红楼梦》、私刻《金瓶梅》,无一不是附丽在原始文本上的再生产。弹幕过后,也便融入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和弹幕的差别在于,上述这些都只是“隔空神交”,眼下发生的,却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即时交互。大可不必对着满屏花花绿绿的字体大呼“奇葩”,其来有自的弹幕,不过是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时代。
从此“死宅”不孤单
不少论调直指弹幕存在的意义:恶搞和吐槽不过图一时口快,很难积淀。
这么说固然道出了吐槽在内容价值上的转瞬即逝,却忽略了背后的社交需求。
举个例子,前些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用时下的流行用语,都是在“跨屏”中看完的。电视上播放节目,MSN上拉群即时吐槽,偶尔再看看微博上段子手们的“高论”,4个多小时倏忽而逝。上述功能合并起来,也就是一次弹幕版春晚。
诚然,未必人人都有强烈的吐槽愿望,但针对轻快的娱乐节目,身处各地的小伙伴能在网上相聚,也算是另一种举家围坐的七嘴八舌。
而弹幕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多数时刻,吐槽或感慨,未必要传达到具体的人,只求得到呼应。自古弹幕多“死宅”,设想一下,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看到一部雷剧或燃漫,心中万马奔腾,却无人倾听,是有多憋闷?A站(弹幕网站AcFun)B站,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独自看片时的孤独感。当然,只想静静地看个《红》、《白》、《蓝》,把弹幕关掉就好,又不是法院判决要强制执行。至于看到眼花缭乱生理不适,切身体验作证:凡事都有过程,要相信人类进化的可能。
能否变现,会否长存,是A站B站要考虑的问题。从弹幕本身而言,自然地出现、走红,恰恰映射出当下的某种社会心理:宅也可以不孤独。片子不妨一个人看,但也需要远方的呼应。陌生人之间照例社交,不需要相识,只求知道彼此的存在。
弹幕还未兴盛的年月,琼瑶阿姨某部电视剧主题曲里有这样的词: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这正是弹幕社交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