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首席记者 邵岭
“文学与影视有如两兄弟,有过亲密的时期,也经历互相疏离的阶段,文学界批评影视界没有内涵,影视界认为作家不懂戏,不懂镜头语言。如今我们不妨放下偏见,互相倾听、共同促进。”昨天,在第三次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繁荣活跃上海影视剧创作进行了研讨。毛尖、吕晓明、汪涌豪、郏宗培、贾鸿源、程永新等6位评论家、专家,把脉上海影视剧创作,从文学改编、剧本创作、文艺评论等展开讨论。专家建议,要打破文学与影视的行业壁垒,搭建沟通平台和合作机制,集中人才资源,既促进优秀原创小说的改编,也为影视剧提供丰富的题材,刺激更多好作品的诞生。
影视题材同质化,思想性、文学性去哪儿了?
回顾近几年的影视剧创作,题材剧泛滥,剧情高度模式化、同质化,是与会评论家的共同感受。青春片就是校园爱情,男女主角动辄咆哮;战争片便是血肉横飞的爆炸场面;都市剧则绕不开婆媳妯娌。一旦一部剧以题材取胜,类型复制就接踵而至,充满了素材的排列组合。
除了题材的复制,还存在模式的雷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说,历来有一种认识,北方影视剧注重乡土书写,或者说是历史书写,而南方注重城市书写、现实书写。但单就城市书写而言,现在的影视作品普遍程式化,充满了世俗化想象:“有的电视剧讲述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故事,结果租住的却是复式公寓,家具饰品甚至是国外进口的,这就脱离了生活现实,也没有说服力。”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创作者对乡村熟悉而对城市缺乏了解,但事实上,这是沉浸于生活而没有超越生活所致。与会专家认为,对待城市生活不能以追赶迎合的心态,好的影视剧作品不是展示生活方式的消费指南,好的影视剧作品应在精神层面有所引导,上海的影视剧创作应该有这样的担当。
影视改编,不应只是文字影像化
如何提升影视剧的文化内涵,避免浮于表面的表达?答案不妨从文学中寻找。在好莱坞,即便是动作片,也有不少做到“有本可依”。有了文学作品的基础,故事情节更加饱满,人物也更为立体。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认为,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文学内核,只有崇尚优秀的文学,才能避免影视作品的苍白。而从文学到影视,所做的不应只是影像化的工作。“尽管目前影视剧中仍有不少改编自文学作品,但当‘读文学’变成‘看文学’之后,尽管视觉效果更震撼,镜头语言更多样,可是文学所占的比例却萎缩了。”
那么回到文学层面,它所代表的思想性从何而来?郏宗培看来,这在于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层发掘和精神层面的书写。与会专家指出,影视剧的题材选择上,不能只重视宏大叙事的展现,也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切口小了,格局境界却不能小,通过深入的人物访谈和细节捕捉,小人物一样可以表现大情怀,折射出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
打破行业壁垒,集中人才与资源
确立适合影视表达的文学作品方向之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探索新的有效机制,促进原创作品的影视剧改编。
为此,《收获》执行主编、作家、评论家程永新等提出“剧本工厂”的概念。所谓剧本工厂,不仅聚集优秀的作家和文学作品,探讨原创文学改编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搭建版权交易平台。程永新说,现在不少导演要获得文学作品的改编权,联系作家通常需要文学杂志牵头。如果能够有专门的机构整合两方面资源,便能打通前期环节,集聚人才与资源,使文学作品更好地进入影视市场,丰富影视剧题材,提升人文内涵。
除了搭建交易市场,为文学影视对接提供便利,与会者还提出,要鼓励评论家、文学界专业人士进入创作过程。如今影视制作公司缺少承担提升剧本内涵的职能部门与文字编辑,而剧组也没有专门的台词指导去过滤水分太大的台词。而在过去,虽不是制作方的“标配”,文学界的意见也是导演非常看重的。程永新回忆1988年《红高粱》参评柏林国际电影节前,张艺谋专程来到上戏,邀请文学杂志的编辑看片提意见。在他看来,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背后,文学背景专业人士的参与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