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要想有生命力,都不能失掉年轻观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日前做客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论坛“杏坛高议”时直言,京剧艺术是古典艺术,但不是老年人的艺术,也永远属于青年。当天,他以“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浅谈民族戏曲艺术风格和特点”为主题,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向学子们展现了京剧的魅力所在,引得掌声如雷。
都说现代娱乐方式挤占了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尚长荣却认为,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只是当现代娱乐方式大行其道时,文化传播与艺术普及的意义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
尚长荣清晰地记得,1995年,趁在天津参加首届中国京剧节荣获金奖的良好势头,上海京剧院发起了“京剧走向青年”活动。他和同事们在北京海淀影剧院为首都大学生送去了《曹操与杨修》《盘丝洞》《智取威虎山》等剧目。这次活动有一个响亮的副标题:“未来的国家栋梁,当品味民族艺术之魅力”。然而,演员们心里是忐忑的,那些从未接触过京剧的青年学生,愿意跨进剧场吗?
在演出前,上海京剧院专门召集了北京各个高校的学生会主席和文体部长开座谈会,得到的第一反应是:“京剧虽然是国粹,可太古老了,都是祖父辈的艺术,我们要欣赏的是流行歌曲、街舞……”他们还以年轻人特有的直率提醒:“演出中间肯定会有很多开溜的,请各位艺术家不要太难过!”
尚长荣说,上场前,他跟剧组的同事约定,即便观众退场一半,也不要有情绪,一定要表演到位。而实际情况是:当天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相反,第一场戏一落幕,观众席便爆发出狂飙巨澜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据统计,这场演出共掀起了40多次全场性的热烈掌声。剧终谢幕,更是欲罢不能,竟长达45分钟之久。许多同学发出了“相见恨晚”的感叹。经历无数场面的尚长荣也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高呼:“京剧有了青年,就有了未来。”
“谁说京剧是属于老年人的艺术?它有着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强大生命力!”尚长荣感慨,那一晚的经历,给他很多的启发:京剧倘若远离青年、远离时代,必将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反之,只有热情地向青年学生传播京剧艺术,京剧才能拥有青年,才能拥有未来。此后20年来,尚长荣坚持着将京剧推广到年轻学子中。
“说实在的,让京剧艺术走进青年,并不是为了培养几个戏迷票友。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添加一份感性认识,关注和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尚长荣说,曾有外国艺术家当他面指责中国戏曲演员穿那么厚的鞋怎么打仗,留那么长的胡子怎么吃东西,刀耍得那么神乎其神岂不把自己骑的马给砍了。他给出的解释是中国戏曲追求写意之美,进而反问:欧洲人跳芭蕾舞为何要用脚尖?生活中谁用脚尖走路?“这是一种美学的夸张,也是东方艺术的魅力所在,值得人们为之骄傲。”尚长荣说,如果现在还有人质疑中国戏曲,年轻人应该理直气壮地去反驳,而当一批有着民族文化修养的青年精英踏上社会后,戏曲艺术生存发展的环境也必然得到改善。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