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出的青铜牺尊(左图)和青铜器方座簋。
■文汇报记者 李婷
2013年底,伴随一大一小两件青铜牺尊的出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的发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考古人员经过一年半的辛苦劳作,清理发掘了15座西周贵族墓,出土精美青铜器百余件,为研究商末周初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这一重大考古发掘,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今天起,此次发掘新出土的135件青铜器,将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展”上亮相。这次展览是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一项重要活动。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任周方透露,“青铜器之乡”宝鸡以如此规模在沪展出发掘成果是第一次,许多展品在考古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其中新出土的青铜禁、牺尊、簠形器极为罕见,有的是首次发现。
三地西周青铜禁跨时空相会
展品中,一件长约1米、高约20厘米,形似茶几的长方体青铜器,引起考古界人士的极大关注。这件西周青铜器学术名称为“禁”,目前存世的仅有3件。
禁,是中国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盛酒器的几案。关于青铜禁,文献记载甚多,但直到1901年,学者均只知其名未见过实物——因为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礼制等级要求和规定,只有王室才能拥有,十分珍贵且极为稀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宝鸡市斗鸡台戴家弯村的农民在村北的坡地上挖地时,挖出了各种青铜器30多件,其中包括著名的“柉禁十三器”:包括禁、尊、觚、斝、盉、爵、角、斗、卣、觯。最先,这套弥足珍贵和极为稀少的青铜器被大古董商端方获得,并著录在《陶斋吉金录》中。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端方死于四川,由于家道衰败,其子弟于1924年将这套青铜器卖给了美国传教士福开森,福开森又以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927年秋天至1928年春,军阀党玉琨在戴家弯大肆盗掘文物,共挖出铜禁3件,其中一件现藏天津博物馆,另外2件至今下落不明。而这次发现的铜禁是在宝鸡地区的第3次发现,文物风格和此前出土的西周铜禁相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上海博物馆不惜血本将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的另外2件青铜禁借到上海,让目前存世的3件西周青铜禁第一次聚首。任周方将其形容为“一次跨越时空的相会”。
折射先人对世界的认知
“真漂亮!”布展现场,面对一大一小两只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主任周亚忍不住发出赞叹声。这2件头部长着鹿角、面部像羊的动物萌态尽显,可爱的形象令人难以移开目光。
让他不解的是,这2只牺尊头部似食草动物,长着鹿角、面部像羊,而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从侧面端详这两只“四不像”,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一对鸟翼从腹部伸出,看姿势似乎要撒腿狂奔。令人称赞的还不止这一处,牺尊的背部布满精美的各式纹饰,其臀部和腿部也塑造得圆润有力,一截短小的尾巴收住了所有的力道,让视觉重回华美的纹饰。
周亚告诉记者,尊是古人用于祭祀神灵的重器。根据目前的资料,类似造型的牺尊有两件,一件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旧藏,是山东出土的西周早期亚此牺尊;另一件为1984年陕西长安张家坡163号墓出土的邓仲牺尊,年代略晚,为西周中期。宝鸡地区之前出土过牛尊、驹尊、鸟尊等动物形状的青铜尊,但还没有与此次新发掘的两件牺尊形态一致的,特别是这两件牺尊腹部有一对类似小翅膀的造型,更让其显得罕见。他说,这件浓缩了多种动物形态的牺尊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青铜器艺术珍品。
“这是先人对世界认知的折射。”任周方认为,这2件青铜牺尊,其形似鹿,全身又布满龙纹凤纹,其实是古人将龙凤呈祥的意愿凝固在青铜器上;而它们奇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也反映出当时的青铜制作技艺十分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