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理发店学徒到杭一中学生
陈家泠说自己与艺术结缘的经历很简单,无非就是基因里带着与生俱来的喜欢。他的母亲是小学老师,涉及面庞杂,很多东西都略知一二,因此经常教他一些简单绘画。陈家泠对艺术的启蒙由此而来。
陈家泠小学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家里的一个弟弟、三个妹妹,全靠母亲一人供养,着实艰难。为了贴补家用,陈家泠只得辍学去理发店当学徒。过了两年,一天,看到报纸上登出来一项政策,家庭困难者可申请助学金。陈家泠和母亲商议之后,立即开始复习功课,决定报考杭一中(杭州第一中学,今杭州高级中学)。著名画家潘天寿、丰子恺都曾在此读书;李叔同、鲁迅等名流大家亦曾在此任教。对于陈家泠而言,这所学校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放榜那天,陈家泠在榜前张望许久,许是过度紧张,一直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他灰心丧气地准备回家,却觉心有不甘,再返回去仔细一瞧,榜上最后一个名字正是自己。他后来常常觉得这是个传奇:“可能神灵见我又回去看名字,认为陈家泠确确实实是非常想读书的,于是偷偷把我的名字加了上去。从此我的命运就改变了——本来是学徒,转而是去念书了。”
2.一波三折考入浙江美院
因为喜欢画画,在杭一中的时候,陈家泠负责学校里的墙报,同学们给了他一个“画家”的绰号。他经常在墙报不起眼的地方留下数学符号:“×+ 0”,谐音“陈家泠”。
初中时的陈家泠是出了名的好动分子。拿皮弹弓打灯泡、去西湖里游泳、爬到树上掏鸟窝……这等调皮捣蛋的事情数不胜数。因为贪玩回家太晚,被母亲责打也是家常便饭。
毕业时,陈家泠想报考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不料却失之交臂。班主任让他不要气馁,建议他继续在杭一中读高中,三年后再报考浙江美院。美术老师赖一匡对陈家泠说:“篮球少打打,其他东西少玩玩。你这个人太好动,今后不要这么皮了,再努努力。”赖一匡是艺术上的多面手,国画和西洋画都很擅长,很多从杭一中考入浙江美院的学生都受过他的教导和影响,陈家泠对他也很信服。在两位老师的安慰和鼓励下,陈家泠重整旗鼓,开始了在杭一中的三年高中生涯。
这三年,用陈家泠自己的话说,“好像变了一个人”。他一方面认真画画,另一方面对其他功课也开始格外上心。他心里明白,万一还考不进浙江美院,别的功课学好,还有机会考其他的大学。这样的际遇对陈家泠而言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系统的高中学习使得他基础更加扎实、知识面更加完整,对日后的发展更有裨益。
三年之后,陈家泠终于如愿考入浙江美院,他感叹这又是命运的安排。并非所有当年考入附中的人都能直升入美院,当年的招生遵循的是计划分配的原则,招生名额分配到杭州、上海、宁波、黄岩等各个地区。陈家泠就是在杭州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才得以进入美院继续深造。
那个时候的浙江美院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院长是潘天寿,国画系主任吴茀之、教花鸟画的老师诸乐三,都是名震一时的大家,而周昌谷、方增先、李震坚,更是有名的人物画“三巨头”。面对如此豪华的阵容,陈家泠如鱼得水。经历了考学的几多波折,陈家泠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加上身边从附中直升的同学功底深厚,深受刺激的陈家泠更加发愤图强,意欲迎头赶上。
回忆起在浙江美院的时光,陈家泠说:“那里有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氛围。”
陈家泠学生时代参观画展来到上海,大家在外滩合影留念
3. 跟着陆俨少“读博士”
临近毕业,陈家泠又遇到了一次“命运的安排”。
在浙江美院学习的第四年,国画系的学生要进行分科,陈家泠选择了人物画。1963年,陈家泠毕业,原本已分配他去西泠印社,不料上海美专刚好来浙江美院招一名教人物画的老师,学校便推荐了陈家泠。之前几年,上海美专也曾想到浙江美院招人,无奈当时不允许招收外地的应届生。而实际上,也仅有1963、1964两年,上海推出了在外地招收人才的政策。“如果我早一年毕业,或是晚两年毕业,都不能够去到上海。”陈家泠说。
未曾想到,来到上海不久,学校停课,大段的空闲时间,让陈家泠有机会带学生们四处写生。而更难得的是,他得以到陆俨少先生家登门求教。
早在1962的时候,陆俨少就曾应潘天寿之邀,到浙江美院给国画系山水科的学生授课。出于对大师的景仰,那时陈家泠和人物科的同学经常跑到办公室,请求陆俨少“开小灶”。“我们虽然是画人物的,但是创作的时候也要画山水,画配景。”对于勤学好问的年轻人,陆俨少总是有求必应,这一点给陈家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对陈家泠影响至深的,是陆俨少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在生性自由的陈家泠看来,这样一种写意的、灵便的技巧正是自己所憧憬的艺术高度:“陆俨少先生随心所欲,画到哪里算哪里,画到哪里好到哪里,这样的境界不是谁都能行的,需要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这种成就。”
有七八年,陈家泠几乎天天去看陆俨少画画,晚上回来就自己勤加练习,尝试着用山水的线条画人物。往日里画工笔,运笔大多是中锋,用笔部位也大多集中在笔尖;而陆俨少的山水线条运笔则兼具中锋、偏锋、侧锋,除了笔尖以外,笔肚、笔根也全都要灵活运用。跟随陆俨少学习的日子里,陈家泠的绘画技巧逐渐达到任意挥洒的层面。
除了绘画技巧,让陈家泠深受教育的,还有陆俨少的治学态度。“画画的人必须要有殉道者的精神。”陆俨少的这句名言指导了陈家泠一生,激励着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刚从学校毕业,我可能还是大专水平;陆老师给我这个毛坯精加工了,就提升成博士生了。”在陈家泠看来,技巧和理想,是在艺术之路上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可。陆俨少的指点,让他这两条“腿”得以健全,从而在艺术上得到升华。
陈家泠与老师陆俨少
4. 从传统走向世界的荷花
如果说在70年代,陈家泠完成了对传统绘画的再认识、再升华,技术的进一步精湛,那么到了80年代,陈家泠的个人风格逐渐成型,并与世界文化有了沟通。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艺界风起云涌,随着时代的转变,艺术家的思路也逐渐打开,很多文艺团体应运而生,由民间自发组织结社的“草草社”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社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陈家泠在结社伊始就明确提出了“独立精神、独创风格、独特技巧”宗旨。
1984年前后,陈家泠刚从西双版纳回来就画了一组画,其中有一幅描绘的是一位少数民族少女在荷塘里洗头,背景就是大块面的荷花。画作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出的时候,恰好有一个国外的银行来挑选中国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一眼便看中,并且提出专门要作为人物背景的荷花。另一件事情同样给陈家泠以激励。1985年,他创作了一幅写意的荷花,画名叫作《霞光》,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琼·科恩(Joan Cohen)将这幅画挑选作为《新中国绘画1949-1986》(The New Chinese Painting 1949-1986)一书的封面。这两件事给了陈家泠一种信号,让他开始思考中国以外的世界所青睐的艺术样式。他决意从荷花这一传统画材上做文章,用荷花打开自己与世界沟通的艺术道路。
从技术层面来看,荷花的叶子、茎干、莲子等各个部分,是点、线、面的绝佳组合,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容易构成美感。从文化的含义上讲,荷花既能满足民间百姓喜欢的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等吉祥象征,又令文人墨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道德追求有所寄托。而从宗教角度上看,荷花又颇有佛缘。陈家泠用荷花奠定自己的艺术风格,无疑是成功的,80年代参加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放》和《不染》,都是以荷花为题材。
陈家泠回想起自己的三幅荷花图,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时代性。第一幅《放》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象征着一个新局面的绽放;第二幅《霞光》,似乎预示着开放的中国像霞光一样美丽,像霞光一样照耀世界;第三幅《不染》,又提醒人们在物质发展的环境中,兼具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陈家泠说自己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几个名字恰与时代特征相吻合,一切都是无意之举,只是艺术家的一种本能反应。他笑言:“我若是当时知道这是一种‘先见之明’,就舍不得把这几张画拿去给别人收藏,就该自己留着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
陈家泠作品《霞光》
陈家泠作品《不染》
5. 从国家博物馆“玩”到罗马电影节
陈家泠是个老顽童,他总是将自己的创作称之为“玩”。他爱玩,也会玩。退休之后,陈家泠一共“玩”了十次个人大展,这在国内的画家中是独一无二的。空暇的时间、成熟的技术、健康的身体,都给他的“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不同于一成不变的巡展,陈家泠的每一次展览都有新的作品。而且他的展品风格多样,画作既有山水,也有人物和花鸟。最特别的是,除了绘画之外,还有陶瓷、家具、服装,且每一样都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2013年,陈家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展主题为“化境”,展览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工艺四大部分,分别取名为:万种风情、万水千山、万紫千红、万变为宗。这几个“万”的灵感,来源于陈家泠平日里热衷的麻将游戏。
到了2017年的展览,“四万”变成了“四美”:壮美祖国、优美家乡、和美世界、精美生活。从“万”到“美”,更加体现了陈家泠的家国情怀。
2013年的“万水千山”是以三山五岳、四大道场为基础,而2017年的“壮美祖国”则集中描绘了当代革命圣地。延安、韶山、太行山、井冈山、定安镇、梁家河等等,都是陈家泠曾经踏足过的地方。陈家泠说:“但凡圣地,都是人杰地灵、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的地方,都是力量的源泉,每个人都可以在圣地汲取力量。”而在“和美世界”的板块中,陈列了8只大缸,是陈家泠与儿子陈亮合作创作的荷花缸,每个缸的单体体积达1.6米×1.6米×1.6米,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彩绘艺术瓷缸,其创作难度和工艺制作难度都在业界前所未有。这些意喻“步步生莲”的荷花缸,象征着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和美,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在艺术领域多项全能的陈家泠,还“玩”到了影视界。纪录片《陈家泠》由著名导演贾樟柯团队制作,从2011年到2014年,主创团队沿着陈家泠的写生和采风足迹探访中国的名山大川,历时整整3年,才打磨而成。2014年的罗马国际电影节,参映影片本已悉数报名完毕,刚好电影节主席来北京,听贾樟柯说起有这么一部记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历程的影片,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当即决定破例在电影节上荣誉放映。这次放映引起了不小轰动,放映结束时,全场响起了5分钟持续不断的掌声。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后的一周,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因此,当电影节主席告诉陈家泠“这部影片起到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启蒙作用”的时候,陈家泠振奋不已。
2015年,纪录片《陈家泠》在第11届洛杉矶中美电影节上荣获年度最佳中国纪录片奖;同年,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第2届中澳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纪录片奖;2016年,在第3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荣获纪录片成就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还特别授予陈家泠电影节“文化大使”的荣誉称号,表彰他积极支持、参与以电影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美术的贡献。
陈家泠与著名导演贾樟柯在意大利罗马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上
6. 结合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泠风格”
荣誉加身的陈家泠说,他所有的经历,不过都是命运的巧合——年少时原本是学徒,因为碰到助学金的政策,才有机会走上求学、求艺的道路;高中毕业时,又因浙江美院的名额分配,遂得以在艺术之路上继续深造;从美院毕业,本已分配他去西泠印社,又适逢上海美专来杭州招人,于是来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而又是因为上海海纳百川、开明睿智的城市精神,启发并鼓励了他的创新意识,并让他把握住了诸多契机。
在上海生活了数十年的陈家泠,对“海派”有着深切的感情。他坦言,正是来到上海,他才得以长期受教于古典主义的高峰——陆俨少先生;更是因为上海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使他有条件汲取、借鉴国外的艺术养料,从而改变、嫁接、发扬出自己的“泠风格”。
对于这种“泠风格”,评论家们的观点“惊人地一致”——陈家泠的艺术,虽然学习了西方的风格,但本体还是中国的;虽然是从传统中来,但又是当今的。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陈家泠始终坚持应当以“今”和“中”为主:“如果以‘古’为主,那就是临摹,就不是‘新’中国;我们处在一个世界性的大环境下,‘洋’的东西一定要吸收,但若完全照搬,又不是‘中国’。当代性是为‘新’,民族性是为‘中国’,这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关键。”
陈家泠的瓷器作品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