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围绕攻坚战确立的阶段性目标,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环保人打响了一场场标志性战役,蓝天保卫战、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在这一场场大仗、苦仗、硬仗中,塑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他们是蓝天碧水背后一份一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我叫陈尧,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我在参加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制定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方案,进行前期的技术调研和试点,并且把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好用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到我们的专项行动中去,解决实际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陈尧
长江的水质情况对周围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不小的影响。在长江下游有一些河流已经彻底沦为了排污河,居住在河岸两侧的老百姓日子可说是每天掩鼻而过、苦不堪言。到了中游,经常是在雨季的时候,把堆积在河道里的一些污物冲到下游去,对下游的养鱼或者是种植带来了损害 。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非常宏伟和壮丽的工程,我是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来为它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入河排污口排查是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干杰部长多次强调,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当头炮”、“牛鼻子”。我们就是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个口子在向长江里排污,排的是什么,排了多少,为下一步整治奠定基础。
组织这一次工作,我们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借鉴的,难度非常大,整个排查我们涉及到长江干流、9大支流和太湖,24000公里的岸线,涉及到11个省(市)63个城市。
在工作中,我和我们的同事们探索了三级排查的工作模式,第一级我们用无人机航拍疑似排污口,第二级我们安排同事们人工现场徒步踏勘,第三级是对疑难问题重点攻坚。这一工作的可行性,我们在试点排查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帮地方建立了一套明明白白的入河排污口“底账”。
到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6批次的排查工作,总共几乎投入5000多人次这样一个现场排查,把整个长江所有的岸线走了一遍。
目前我们排查发现的长江入河排污口大概是6万多个,与各地之前掌握的排污口数据相比,增加了大概30倍。
在长江排污口的排查过程中我们是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包括通过无人机全长江流域的航拍,对整个长江拍了一张X光片。然后像使用快检试剂包,等于对整个长江的各个毛细血管进行了一个快速的检测。
对于一些比较疑难的河岸,我们采用水下机器人,采用无人船进行探底,一些隐蔽在水面以下的排污口,我们也掌握了相关数据。
这一年整个在跑长江的时候,其实蛮多时候是压力特别大,特别想放手,尤其是回家的时候,两个娃娃想让你抱的时候,确实不想干了。但是等回到长江边上的时候,还是很主动地去看周围有没有排污口。
我觉得这件事情我们做对了,抓住排污口,确实是抓住了“牛鼻子”,是推进长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一招。我们这一年再苦再累,值了。
我之前是做纯粹的技术工作的,现在来从一个长江的大面上来看咱们这个长江,感觉应该说是找到了人生的一种方向,觉得可以为这个事业去做一些事情,奉献一辈子。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