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夏天,路遥在柳青墓前
众所周知,路遥的中篇小说名作《人生》刊登在大型文学刊物《收获》1982年第3期上。然而,路遥的这部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作品刊登在《收获》上的来龙去脉,却恐怕是令广大读者孤陋寡闻、无从知晓的。
《人生》路遥,1982年第3期《收获》(侯国民 插图)
路遥的《人生》构思创作于1981年,距今已经整整三十九年。在时隔三十九年之后,为了探寻这部经典作品发表的前因后果,我尝试各种途径,特别是通过《收获》副主编钟红明老师的帮助,由她转述了刊发路遥《人生》的责任编辑之一、原《收获》主编李小林老师的回忆,终于独家获悉了《收获》发表路遥《人生》的前因后果和各种细节,复原了此事的真相,揭开了此事的内幕。
1981年,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王维玲的约稿,路遥历时一年左右时间,创作、修改、完成了长达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经过审阅之后,出版社决定在1982年出版这本书。在出版之前,为了能更广泛地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修改完善这部难得的优秀作品,王维玲在征得路遥同意后,决定先将《人生》推荐给一家有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先行发表,造造势,预预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大型文学期刊的黄金时期。当时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学期刊,多达几十家。其中包括上海的《收获》、《小说界》、北京的《当代》、《十月》、《小说季刊》、广东的《花城》、吉林的《新苑》、《绿野》、辽宁的《春风》、黑龙江的《北疆》、河北的《长城》、河南的《莽原》、湖北的《长江》、浙江的《江南》、贵州的《创作》、陕西的《绿原》、广西的《叠彩》、新疆的《天山》、《边塞》、青海的《雪莲》、山东的《柳泉》、湖南的《芙蓉》、安徽的《清明》、重庆的《红岩》、江西的《百花洲》等。
在这众多的大型文学刊物中,被同行和读者公认的“第一刊”,毫无疑问应属上海的《收获》。
以发表中国当代优秀作品为宗旨的《收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办时间最早、办刊质量最高、作品影响最大、赢得好评最多的大型文学期刊,由著名作家巴金和靳以主编。该刊创刊于1957年7月,出版18期之后于1960年7月第一次停刊,因三年自然灾害。1964年1月,《收获》复刊,出版14期之后于1966年5月第二次停刊。粉碎“四人帮”后,《收获》于1979年1月再次复刊。
自新时期复刊以来,在巴金的主持下,在众多优秀编辑的编审下,《收获》在复刊的三年间,先后发表了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陈白尘的《大风歌》、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冯骥才的《铺花的岐路》、《啊! 》、《爱之上》,张抗抗的《爱的权利》、《淡淡的晨雾》、《北极光》,杨沫的《东方欲晓》、茹志鹃的《草原上的小路》、谌容的《永远是春天》、《人到中年》、《真真假假》,叶辛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蹉跎岁月》,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白桦的《妈妈呀! 妈妈》、汪浙成、温小钰的《土壤》、水运宪的《祸起萧墙》、高行健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陆星儿、陈可雄的《我的心也像大海》以及陆星儿的《呵,青鸟》,汪曾祺的《七里茶坊》、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洁的《方舟》等一系列在文坛产生重要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优秀作品,并被大家公认为“中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首”。
经过深思熟虑,王维玲决定将路遥的《人生》推荐给《收获》发表。
王维玲之所以如此决策,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收获》的影响力之大、知名度之高、受众面之广,是其他任何大型文学刊物无法相比的。第二个因素是,《收获》的老编辑郭卓是王维玲的老朋友,具有极高的鉴赏和编辑水平。请她担任责任编辑,是最好的人选。
说起《收获》的老编辑郭卓,对于如今的年轻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那么,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优秀编辑的个人简历:
1984-11-24,巴老80寿辰,巴金寓所
左起:李小林,郭卓,巴金,杨友梅
郭卓,笔名郭以哲,女,辽宁 沈阳人,1923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同年7月到解放区华北联大学习,1948年参军,1954年到北京中国作协文学研究所进修。1955年自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转业至上海作协《文艺月报》(1964年改为《收获》编辑部)任编辑、编审。1988年离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雪花飘》等。
作为一位优秀的编辑家,郭卓责编了柳青的《创业史》、水运宪的《祸起萧墙》、路遥的《人生》、陆文夫的《美食家》、邓友梅的《烟壶》、王小鹰的《一路风尘》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路遥的《人生》和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均获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1981—1982年度),陆文夫的《美食家》和邓友梅的《烟壶》均获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1983—1984年度),王小鹰的《一路风尘》获全国第四届中篇小说奖(1985—1986年度)。1988年,鉴于郭卓突出的编辑工作成就,她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文学编辑”荣誉称号。(郭卓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
大约是1981年冬天,王维玲将中国青年出版社已经排好版的路遥的《人生》清样挂号寄给了郭卓。对于此事的经过,王维玲后来讲述道:
“文革”前,郭卓作为一名文学编辑,工作态度之认真,工作效率之高,工作作风之扎实,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好印象。“文革”后,《收获》复刊,郭卓回到编辑部后,便与中青社恢复了业务上的联系。这时她已经55岁了,但工作热情依然是那么高,干劲依然是那么大。所以当我手头有了满意的书稿时,我首先就想起了郭卓,想到了《收获》。路遥的《人生》便是在这种心情下推荐给《收获》的。《人生》定稿后,为扩大社会影响,我想在出书前先在一家有影响的刊物上推荐发表。在取得路遥的赞成后,我便给郭卓写信,向她推荐《人生》,并迅速把清样寄过去。
郭卓看过《人生》的清样后,拍手叫好。《人生》很快就在1982年第三期《收获》上作为首篇被重点推出,立时引起了文学界、影视界、评论界的关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人们争购《收获》,传阅《人生》,《中篇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也进行了转载。对此兴奋不已的郭卓在给我的来信中说:《人生》各地反映正热,文艺界多相传告,甚至有人认为是近年来中篇最好的杰作。西安这期《收获》已一抢而空,也许是《人生》太好了。对《收获》的每一份赞扬中都更加深对你们无私支援的感激,也是你们辛劳所获。
郭卓知道我在三个月前到四川出差,在上一封信里就问我:“西安去了没有?路遥同志的《人生》是否在写续篇?”在这封信里,她又问:“续篇听说也在写,不知何时可出手?”而在四个月后的信里,她又问:“路遥同志的《人生》续篇,你们有否要他抓紧写?”这就是郭卓!
郭卓收到王维玲推荐的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之后,立刻埋头审阅。作为一名阅历十分广泛的编辑,郭卓对新近崛起的青年作家路遥是比较了解的,不但读过他的小说,而且更欣赏他的才华,深知他具有较强的创作实力,更相信这部《人生》是他的一部非同凡响的力作。
经过认真审阅,郭卓确认了路遥的《人生》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时的《收获》编辑部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一篇稿件必须经过两个编辑同时审阅同意才能送审。郭卓读完之后,找到了李小林,请她一起审读。
作为巴金的女儿,更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李小林具有十分独到的编辑眼光。审阅了稿件之后,她和郭卓的意见“不谋而合”,一致认同路遥的《人生》是一部主题深刻、故事曲折、细节扎实、人物形象饱满的优秀小说,完全达到了发表水平。于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她们俩同时签署了审稿意见,送给了时任《收获》副主编的萧岱终审,很快便决定作为重要稿件刊发,给予隆重发表。
《收获》编辑部对发表路遥的这部小说非常重视,邀请著名画家侯国民画了栩栩如生的插图,为小说增了色添了彩。 1982年5月,在新出版的《收获》第3期上,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刊登在头条位置上。 由于《收获》发行量大、影响面广,路遥的《人生》在《收获》上发表之后,顿时在国内文坛和广大读者中间引起了热烈反响,轰动全国。
路遥小说《人生》改编为电影《人生》
路遥与著名导演吴天明
对于路遥的这部《人生》,他的朋友、著名作家陈忠实在时隔多年后曾经深有体会地谈了自己的读后感:
“1982年5月,陕西作家协会在延安举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胡采主席亲自率领七八个刚刚跃上新时期文坛的陕西青年作家到延安,我是其中之一……我已经被路遥简略讲述的《人生》故事所沉迷,尤其是像《收获》这样久负盛名的刊物的高调评价,又是头条发表,真有迫不及待的阅读期盼。我从延安回到文化馆所在地灞桥镇,当天就拿到馆里订阅的《收获》,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十多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读完时坐在椅子上是一种瘫软的感觉,显然不是高加林波折起伏的人生命运对我的影响,而是小说《人生》所创造的完美的艺术境界,对我正高涨的创作激情是一种几乎彻底的摧毁。连续几天,我得着空闲便走到灞河边上,或漫步在柳条如烟的河堤上,或坐在临水的石坝头,却没有一丝欣赏古桥柳色的兴致,而是反思着我的创作。《人生》里的高加林,在我所阅读过的写中国农村题材的小说里,是一个全新的面孔,绝不同于此前文学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乡村青年的形象。高加林的生命历程里的心理情感,是包括我在内的乡村青年最容易引发呼应的心理情感。路遥写出了《人生》,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摆列出来,他已经拉开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一茬跃上新时期文坛的作者一个很大的距离。我的被摧毁的感觉源自这种感觉,却不是嫉妒。”
1985年8月,在榆林沙漠
左起:陈忠实、白描、京夫、子页、路遥、贾平凹
应该说,路遥是幸运的,幸运地遇见了“伯乐相马”的王维玲,幸运地遇见了“慧眼识珠”的郭卓和李小林,并因为《收获》编辑部的成全,最终成就了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杰出作家,其杰作《人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文|姜红伟(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写于家中)
作者简介:
姜红伟,1966年出生,黑龙江海伦县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人、诗歌史学家、中国第一家民营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 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组织部工作,曾在《北京文学》、《收获》《花城》等报刊杂志发表《海子年谱》等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学研究文章两百余篇,撰写有关八十年代诗歌史料书稿8部300万字,出版诗歌史学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大学生诗歌家谱》、《诗歌年代》(上下卷)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