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蔓延,面对着每天增加的病例数字,人们担心、焦虑、恐慌、情绪不安。
“世界是安全还是危险?谁知道我的需要?谁在保护我?”成为每个人的内心挣扎。
每个人都需要心理上的一层“防护服”。
依恋
人的原始本能
通常,人遇到威胁时会回到生命之初的原始本能应激状态,寻求自我保护,在关系中获得信任、获得安全感,这种状况就是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是创始人约翰.鲍尔比提出来的:一个人的生活以对他人依恋为中心。对他人有信任,建立安全感。
生命早期的依恋指的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情感联系,是婴儿和关系最密切的成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如果这个人是母亲,就称为母婴依恋。依恋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性格、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长大后,可以更迅捷地与他人建立信任、拥有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而在不安全依恋关系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疫情
需要安全依恋这层防护服
疫情下,依恋范围更宽泛、更宏大了,社会、团体、亲人、朋友、家人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形成一股力量。安全依恋是疫情中心理的防护服,是安全港湾,有保护和抚慰功能。这种力量凝聚在一起让人们彼此托起,不惧黑暗,静等黎明。
在疫情下,母婴关系受到的挑战要颇为重视:父母与孩子可能同时被激活依恋行为,同时需要安全、需要安抚。而且父母的表现有时先于孩子,早于孩子。父母自身的惶恐、隔离期的养育困境、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亲子关系,代际关系存在压力,这些都会带来矛盾冲突。另外,孩子延期开学,妈妈全程陪伴引起的身心疲惫等,都会有比较强烈的外在表现。而孩子对父母情绪有天然敏感性,感知力很强,可以觉察到父母情绪变化,一旦捕捉到了,被传递到了,自然也就被影响到了。因为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保护者,孩子感知到了,其实也是孩子需要保护状态的显现。
此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应该怎样做呢?
安娜.弗洛伊德研究过战时母婴关系,他指出:“孩子对战争时期空袭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对创伤事件的反应,那些父母保持相对镇静的孩子相比于父母变得十分恐慌的孩子,所受创伤更小”。此时的养育三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妈妈要“稳”、爸爸要“在”、孩子要“动”。
1、妈妈要“稳”:
父母的第一角色是保护者,要自我稳定,相信政府、相信医护、自我照护,自我察觉到情绪变化时及时调整,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妈妈要做到自我关怀
1、温和待己(gentle to yourself):善待自己,外界归因分析,善于承认错误,原谅自己,事后反思修正自己。
2、放轻松(relax):适当做运动,如瑜伽、气功等。
3、完成小小的任务(accomplishment):做美食、指导孩子作业、洗衣服等。
4、自我娱乐(pleasure):看电影、看偶像剧、 唱歌跳舞等。
5、活动(exercise):和孩子一起参加网络上的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找到适合孩子特质的事情给他做或和他一起做等。
6、社交、互动(social contact):找到适合可以互动的人、感受好的人聊天、交谈、倾诉或参加有组织的网络活动、互动等。
妈妈要这样关爱自己的孩子
1、对于小婴儿,用满怀爱意的眼神注视他,多多抚摸他,拥抱他,没事摸摸头,摸摸手,对他所有不过分的要求及时正确得满足。
2、对他所有过分的要求耐心劝导,解释为什么不让他去做、为什么不能给他。
3、做到不骗孩子,不敷衍孩子,每次都诚恳真挚地跟他去说话。
4、对于大孩子,找些适合你们的亲子游戏,多陪他玩,多给他讲故事,陪他看书。
5、做到回应、理解、包容、尊重,与孩子理智沟通、相处、共情、倾听孩子倾诉,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同在,你一直在他身边。
2、爸爸要“在”:
在家,在身边,在角色里。疫情下居家中,父亲可能不再是“经理、主任”等,而是回归到了家庭里,出现在养育中。当母亲情绪不稳时,爸爸要在,爸爸是妈妈的安全港湾,夫妻相互托起,给孩子设立保护屏。
3、孩子要“动”:
就是孩子要玩起来,父母带动孩子一起动起来,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动:看书学习、做游戏、做运动、做家务等。孩子自主性发挥出来,体能和精力就能释放出去。
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儿童生命教育的机会,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爱自己、爱别人;学会感恩;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并且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等。
危难之际,依恋托起焦虑:政府托起民众、医生托起病患、父母托起孩子、人类相互托起......
撰文专家
汪吉梅,主任医师,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早产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专业擅长:新生儿急救、新生儿常见病和疑难病诊治、婴幼儿营养和睡眠指导、胎儿产前咨询,尤其擅长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随访和早教指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